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市气象局召开的“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采访活动走进天津启动会上了解到,我市气象防灾减灾机制保障力不断提升,全社会气象灾害防御“应对力”不断提升,由气象、宣传等7部门共建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机制,已累计启动17次,覆盖5.5亿人次。
近年来,我市不断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已成立市、区两级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建成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并建立了以暴雨橙色、红色预警信号为先导的应对极端强降雨应急机制,健全了政令畅通、权威高效的指挥体系。截至目前,落实临灾预警“叫应”,已累计“叫应”应急责任人1万余次。同时,我市建成新一代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手机用户全网发布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1分钟紧急呼叫2000名应急责任人,实现任意圈选区域一键式发布预警短信的精准、靶向发布。
气象防灾减灾在服务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也成效显著,我市气象灾害损失占GDP比重保持在0.1%以下。如台风“杜苏芮”重大天气过程和海河“23·7”流域特大性洪水应对中,气象部门精准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节省社会成本近1亿元;2022年夏收期间准确预报,及时调度1000余台收割机提前完成18万亩小麦抢收,助力粮食安全等。
气象防灾减灾还在融入城市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不间断保障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推动新质生产力增益生效;年均开展跨部门弹性供热会商10余次,有力保障天津“民心工程”;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优化方案实施以来,津蓟、京沪高速等路段万车事故率同比下降63%;市气象局、医大二院、南开大学等联合组建“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全国首发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入院人数最高降幅11.9%,累计节省住院费用4000余万元。(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