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苗苗:加快社会救助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段玮,戴涛 编辑:李娜 2025-01-14 16:25:00

内容提要:近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天津市第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期间,记者采访了市人大代表,和平区新兴街道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苗苗。

她说:“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充分体现出市政府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的作风,是一个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天津考察时提出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将牢记嘱托,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贡献力量。”

天津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做实民生基本保障,要“落实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施基层社会救助能力提升工程”。今年,苗苗在会上与多位人大代表联名提交了关于《制定天津市救助条例》的议案,建议加快社会救助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以地方立法推进国家立法。

她说:“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一项兜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2016年,《天津市社会救助实施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天津市已初步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其他救助和社会救助为补充的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救助在实践中依然存在救助条件、救助标准、救助程序法制化规范化不够等方面问题,影响了社会救助效能的发挥。当前,完善救助法规,依法救助,规范救助行为,使整个社会救助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支持,已成为社会救助工作的当务之急。

对此,苗苗他们在议案中建议,制定天津市救助条例一方面要提前考虑到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根据天津市的实际情况,以法治和发展的眼光去构建社会救助制度,预留出适度的政策调整空间,以便随着发展不断地调适修补;另一方面要推进社会救助主体的多元化,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救助;此外特别强调,社会救助要明确规定救助对象的各项权利,保护受助者人格利益,维护救助对象的尊严。(津云新闻记者段玮 摄影记者戴涛)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