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月13日,政协天津市第十五届三次会议开幕。市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农业环境污染修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约兵带来关于促进我市开展农村全域科普工作,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素养的建议。

他表示,农民群体由于留守人口老龄化、受教育程度偏低等原因,相对于城镇居民反而更需要拓宽知识获取渠道、接受更为系统的科普教育。
谈到提案的初衷,孙约兵委员说:“2024年,通过对两个涉农大区问卷调查、座谈交流等过程中,了解到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现状和存在的现实困难与问题。”
他认为主要难点在于,难以与农民需求的精准对接,农村科普培训或讲座主要主题是农技提升,具体授课内容由主办方或请到的授课老师确定,事先没有农民兴趣方向的征集行为,导致实际讲授知识未必是农民所需的;堵点在于农村科普工作缺乏顶层设计与长期规划,难以整合各方面资源、建立本区统一、系统性的科普计划;痛点在于农村地理分布相对分散,农民老龄化、乡村空心化问题突出,亟需创新科普工作形式和内容。
为此,孙约兵委员建议,建立全市范围的下乡科普专家库,采用鼓励措施提高各行技术人才的科普积极性。建立、施行鼓励制度,例如科普时长允许冲抵继续教育学时或在职称评定中给予优先资格倾斜等,提高各系统、各单位科技人员的科普热情,尤其是下乡科普热情;建议面向农民的科普调研分析,针对性建立市、区两级科普活动年度计划,形成各区年度科普内容大纲,科学制定符合学习规律的课程设置。
他还建议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与科普同步推进。“提高科普工作效能,在积极开展宣讲授课的同时,也要注意同步推动低碳科技在现实中的应用,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孙约兵委员说。
(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