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郭康伟:在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贡献宝坻新作为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津云 作者:段玮,戴涛 编辑:姜雯馨 2025-01-16 10:59:00

内容提要:天津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市各区要立足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各展所长、奋勇争先。天津两会期间,津云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听他介绍宝坻区在新一年里将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取得更多成果成效上展现新作为。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全市各区要立足区位特点、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各展所长、奋勇争先。天津两会期间,津云记者专访了市人大代表、宝坻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康伟,听他介绍宝坻区在新一年里将如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在取得更多成果成效上展现新作为。

  郭康伟说,作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引领作用愈发凸显。过去一年,宝坻区举全区之力加快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建设,推动科技城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进一步深化,出台了市区两级支持科技城高质量发展22条政策措施,全年新增市场主体300家,落地实体项目120个,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总产值等“硬指标”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带动全区市场化机制引进北京方向实体项目39个、总投资130余亿元。

  他说:“最近,我们还成功推动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开展了新一轮增资。作为科技城公司成立以来的首笔增资和‘翻番式’投入,可以说是科技城2024年发展最为关键的成效。”

  他表示,2025年,宝坻区将全面提质提速科技城建设,用足用好京津两市市级层面会商协调机制,全面实施《京津中关村科技城规划建设方案》,推动与中关村发展集团深化合作协议落实落细,实现共同增资全部到位,尽快实现科技城、天开园互相纳入对方节点。同时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和产业体系融合,主动承接和吸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中关村软件园等园区科创资源,并围绕高端装备、汽车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4项主导产业等,进一步完善高效招商体系,用好资本招商、专业招商等方法。此外,还要加快推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因地制宜建设通用性、行业性中试基地,健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育成体系,高标准打造一批创新应用场景。继续提质升级“十大服务平台”,建立现代化园区管理运营体系,持续健全资产分析、市场调研、需求预测等常态化工作机制。

  郭康伟表示,今年,以科技城为牵引,宝坻还将着力推动全区科技创新与产业焕新双向发力。一方面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传统企业和规上企业深度挖掘存量,梯度培育重点科技企业,实施“小升高”行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关键要素实行差异化辅导,持续完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链条,推动科技型企业突破550家。同时遴选研发投入、科技人才、企业规模实力强的10家企业重点培育,年内新增评价高质量科技企业5家。从科技成果供需两端发力,持续深化成果捕捉和需求挖掘机制,预计全年收集梳理有效技术需求不少于100条、科技成果200条,实现技术交易额42亿元。

  另一方面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持续培育壮大动力电池、智能装备、汽车配件3条重点产业链。高标准打造九园动力电池、电梯专用设备、输配电设备制造3个市级产业主题园区,加快培育阀门制造、农副产品加工2个特色产业新链条,尽快形成“区级培育—市级主题园区—国家级产业集群”推进体系。同时,统筹抓好“三量”工作。存量方面,年内预计盘活闲置工业用地1000亩以上、闲置商业设施1万平方米以上。增量方面,持续强化招商引资,全年预计新增落地实体项目120个,实现产业项目投资到位额100亿元;聚焦国家政策资金重点支持领域,力争再形成总投资400亿元的储备项目。质量方面,着力推动镇街、园区、企业三个维度实现全面提升。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摄影记者 戴涛)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