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在天津市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关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天津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高级专家、国网天津电力党校高级讲师郝炜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今年的提案也是关于绿电参与市场交易方面的,倡导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与全社会实现责任同担、利益共享。”郝炜说。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和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绿色电力消费需求日益旺盛,可再生能源供给也在快速增长。2024年,天津绿电交易达到7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8%。共有850余家企业参与了绿电交易,其中90余家企业实现了100%绿电供应。前不久,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完成2025至2029年甘肃送天津的多年期省间绿电交易,交易规模创天津市历史之最,充分体现了天津在推动清洁能源消纳、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中的积极表现。
当前,正处于保障性收购转向市场化交易的过渡期,“十五五”时期我国将从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郝炜提出,要抓住“碳排放”这个牛鼻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与全社会实现责任同担、利益共享。
郝炜建议,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相关的法律法规,推动构建“政府碳考核、行业碳管控、企业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品碳足迹”多维一体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另一方面要科学考虑可再生能源和传统化石能源稳定性、排碳量等多重因素统筹制定方针政策,深入挖掘绿色能源消费潜力,加快天津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和“双碳”目标的落地。从而进一步提升绿电市场的规模和活力,推动绿电交易量在市场化交易电量中占比和“碳”市场的不断完善,有效支撑天津绿色转型高速发展。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郝炜说,“去年国网天津电力党校围绕新能源业务组织的培训增长超过52%,我们今年将以高质量建设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契机,重点围绕绿电生产交易消纳、‘碳’数据挖掘应用等方面加强专业队伍培育。”(津云新闻记者 刘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