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于福安:推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擦亮天津小站稻金字招牌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津云 作者:白思婕 编辑:田娜 2025-01-16 14:20:00

天津北方网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粮食生产和‘津农精品’销售的喜人成绩,让我也备受振奋。”天津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副主任于福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市不断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农”工作成效显著。例如宁河区,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区,2024年粮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量达到65万吨,实现“二十连丰”。持续聚焦农业生产领域,于福安委员与宁河区政协主席戚忠东,联合提交了《关于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的建议》。

作为一名农业研究员,于福安委员始终扎根田间地头,一心从事水稻育种的科研和推广工作,助力天津小站稻香飘万里。在酝酿今年两会提案的过程中,于福安委员及团队也开展了大量的调研。他在走访小站稻种植户时发现,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在近两年,随着气候变暖,水稻在种植前期会普遍出现颜色变淡的情况,为此,种植户选择增加化肥用量以改善生长、提升产量。反过来,化肥过量使用的情况下,低温等极端天气对水稻产量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现象,于福安委员也作出了专业解读,他表示,从目前种植业发展形势看,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严重影响土地肥力和可耕种性。据统计,近五年来,水稻种植底肥施用量从原来的单季约75斤/亩已提高至约90斤/亩,追肥从原来的3次/季,提升至4-5次/季。单季水稻统防统治(农药喷施)从3次上升至5次。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产生了农业面源污染,导致土壤板结、酸碱化程度日益加剧,病虫害的耐药性也逐年增强,但亩均产量和作物品质却没有得到质的提升,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对此,于福安委员建议,市农业农村委指导各涉农区进一步做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抓好有机肥、测土配方肥、微生物肥等低量高效型化肥推广,并通过秸秆还田、生物固氮等方式替代化肥使用,从源头减少面源污染,逐步恢复地力。大力培养高素质的现代青年职业农民,提高从业人员对减少化肥农药减量与实现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认知与技术水平。

此外,于福安委员建议从种子源头上大力推广化肥和农药减量的优质品种。针对这一根本问题,他也在致力于研发并推广包括津原U99在内的新品种小站稻,形成稳定的新品种体系,在保障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能减少30%的化肥和农药用量。

“《政府工作报告》还对今年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作为科研人员,下一步,我也会继续研发优质的小站稻品种,持续擦亮天津小站稻金字招牌!”于福安委员表示。(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实习记者 白思婕)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