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中航大在‘十四五’和‘十五五’的过渡时期,将以低空经济、大飞机、可持续航空燃料等科技创新项目为牵引,协同其机场和物流建设等工程,通过科技创新,形成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政协天津市第十五届三次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汀带来关于建设“环中航大空天科教创新生态区”的提案。

丁水汀委员介绍说:“目前民航业发展特别快,大家有目共睹的,国产装备已经大批量导入民航业,我们在民航领域有了很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关注度也逐步加大,天津有很好的产业优势,尤其在天开园建设中,呈现出产业科技创新集聚的态势。”
因此,他认为,建设“环中航大航空科教创新生态区”,形成科技创新产业更新汇集效能,促进天津高质量发展,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具体的规划建议中,丁水汀委员提到三方面。打造“车人骑”便捷安全的交通环境,打通天开东丽园内部道路,民航大学南北校区车行和步行过街天桥即将完工,接续工作需优化建设从南北校区到大学科技园和临空经济区的自行车道、人行道以便于师生员工开展业务减少不必要安全风险和开支;保障天开园交通畅行,开通公交直连环线,解决民航大学与临空经济区、天津航空物流区、天津空港经济区天津机场航站楼、空客总装线、空港经济区之间的公共交通问题,促进师生科研人员、航空企业之间生产实践与业务合作。
建立“街园楼场”特色航空文化氛围。升新立郊野公园品质打造航空文化主题;在津滨大道和津滨高速两侧打造航空航天文化走廊,弘扬航空航天文化和精神;建设天津机场观景台形成航空特色打卡地。
优化建设适宜“创研商居游”生态化天开东丽图谱。以民航大学为核心点,以津滨大道为主轴,在外环线和津滨高速入口之间,优化建设“宜研、宜创、宜商、宜居、宜游”科教创新生态区,并重点关注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支持开办跨境电商和免税商品销售企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体验;推进优质中小学建设和银发工程,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重要民心保障;转移水泥搅拌站等不适宜本区发展的建筑场景。
具体实施举措中,丁水汀委员提出把规划建设“环中航大空天科教创新生态区”纳入年度任务和“十五五”重点工程研究推进。他认为依托大学创新策源地和航空产业应用场景,区域建设不仅非常有必要而且可行性强。
重视产业化落地工程规划建设。生态区规划建设需要更加清晰的生态图谱,前期引导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并预测产业化落地效能,分阶段按计划支持配套。
支持重点创新工程建设和配套。可持续航空燃料、城市空中交通、大飞机运维等重点工程落地需要政策、资金和中试环境的配套落地,应专门协商沟通合作。
(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摄影赵大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