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我带来了一颗飞腾腾锐D3000CPU,它集成了8个飞腾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性能处理器内核,主频可以达到2.5GHz,是目前国内性能最强的ARM架构桌面CPU。”天津“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滨海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单泽峰接受津云新媒体专访时,展示了滨海新区信创产业最新的发展成果。
2024年,飞腾系列CPU总销量率先突破了1000万片,这是国产CPU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也进一步推动了国产CPU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式发展。单泽峰代表表示,“中国芯”的迅速崛起,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这些年来,滨海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不断加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以关键核心技术成果驱动产业焕新升级。下一步,新区将进一步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加快走向“生产线”,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增添强劲活力。
“一方面,我们要强化成果转化能力,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握手通道’‘转出成长’‘资源共享’等机制,引育一批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和创业孵化平台。特别是,推动企业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在拓宽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加大科技人才集聚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单泽峰代表说,“另一方面,我们要强化科创服务能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推广‘先使用后付费’模式,完善科技创新券政策,重点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加大资金支持,额度上限提高到每年流通券20万元、高企券3万元、补助券10万元,帮助科技企业降低创新成本。并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让各类人才尽享礼遇、尽情逐梦、尽展才华。”
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过去一年,滨海新区主动融入协同、服务协同,全力承接好在京企业总部及分支机构落户,全市首家一级央企总部中国资源循环集团在新区设立,市场化引进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75个、总投资626.9亿元,北京在滨新设机构410个、注册资本966亿元。
单泽峰代表表示,下一步,滨海新区将加强与北京的科技创新协同,重点推动北京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复制推广,加强滨城科创区与怀柔科学城、天开高教科创园等合作联动,推进火炬科技成果产业化(京津冀)区域中心等平台建设,服务壮大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在新材料、合成生物等优势领域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建一批技术创新、制造业创新和产业创新中心,力争突破产业链“卡脖子”技术20项以上,抢占国际科技竞争和区域未来发展制高点。同时,深化与北京的产业体系融合,重点承接大飞机产业链上下游配套、载人登月火箭和低轨卫星研制生产任务、精细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项目落户。以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氢能为重点,推动卡点技术协作攻关、堵点项目联合招商、重点场景应用拓展,提升产业集群能级。
(津云新闻记者 霍艳华 摄影 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