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新春走基层,我们跟随记者,一起到上个月刚刚投产的稠油油田锦州23-2,一同来看,平台如何克服低温不利影响,在今天,实现日产突破500吨原油目标。
春节前,记者跟随直升机,登上了上个月刚刚投用的锦州23-2油田,作为一处稠油油田,管道必须要保持30度以上,原油才能顺利的流动。因此这个冬季,这座新平台面对的一大考验,就是低温。夜里,平台上风力达到7级以上,温度降到了零下20度。为了确保管管线不被冻上,工作人员要倒班,针对容易结冰的部位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异常,随时采取高温蒸汽融冰作业。
按照生产计划,平台要在春节前,达到日产500吨的目标,目前还有20吨的缺口。所以,除夕前最后一周,必须再投用一口油井,这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得把所有的管线,全都包上保温材料。时间紧张,工作人员都是24小时倒班作业。
48小时不间断的作业,终于在今天早晨,所有管道都包扎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但没想到,8点,平台机械工程师袁卫光接到报错,在浮冰和低温的连续冲击下,平台最外侧,用来平衡储罐压力的一个装置,保温电热丝失效,不工作了。
故障点位距离海平面不到十米,老袁顶着大风,在安全员的保护下,全身探到平台之外操作。更换新的电热丝,20多分钟,修复好了故障点。(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经过老袁的紧急抢修,上午10点,春节前最后一口油井正式投产,平台达到既定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