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受寒潮天气影响,天津海域持续大风。27日傍晚,一艘大型矿石货轮抵达天津港,我们的记者也赶到港口,全程记录下除夕前这一夜,海事、港口等部门如何通力配合,确保船舶顺利接卸。
27日下午,零下5度的渤海湾,满载着南非铁、铬、锰等矿石的“金色富勒姆”号货轮缓缓驶向港口,但受寒潮天气影响,天津海域刮起最高9级大风,天津港主航道封航,货轮一时无法进港。严阵以待的南疆海事局启动应急预案,夜班人员提前3小时到岗,利用风力减弱的间隙,开通一条航道,并提前为货轮,腾空码头泊位,安排船舶进港。
下午5点半,随着10多组缆绳固定到位,“金色富勒姆”号顺利靠泊。应对恶劣天气,进一步提升通关效率,海关、边检、海事把检查方式,由分别登船查验,变为集中一次办理,早已备岗到位的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上船,对货物、人员、船舶进行检查。
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晚上6点,接卸开始,4台卸船机开足打满。为了确保抓斗每个动作都能抓满、抓牢,在货船各仓口,码头都安排了指挥员,通过16组不同的手势,给操作员进行提示。这时,海边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10几度,九级的海风伴随着机械轰鸣。
晚上11点,矿石开始传送到码头堆场。为了提高效率,天津港专门搭建起连通码头和堆场的传送带和管廊,避免了货车倒运。
28日上午,春节期间第一批矿石接卸基本完成。假期里,还有12艘次货船在这儿靠泊,每天都有6000多名员工奋战一线,力争蛇年“开门红”。(津云新闻编辑李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