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春节假期,京津冀联合启动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三地博物馆通过交流展品,分别牵头推出特色展览,31日我们跟着三地记者,继续串门游。
而京津冀地区的年画,都兴盛于明清时期,内容以祈福纳祥为主,画风各有特色。北京年画,讲究对称之美;河北武强年画,粗犷豪放;天津年画,在拓印的同时还加入了大量手绘。
这次展出的,共有120多幅木版年画,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月。
展览中,三地博物馆拿出了各自的珍藏,布展时,工作人员按照它们的年代、器型、用途等,进行排布,现在来天博,您就会看到很多,像这样,三地文物同框的布置:这套文房四宝中,木匣,来自首都博物馆,笔和砚台则来自天博馆藏;这三件器皿,分别来自三地,因为都出自清朝乾隆年间,所以烧制的工艺、也很相近;而展品中的七成都是国家一级、二级文物。
春节假期,河北博物院展出了14件镇馆之宝,这件出土在古燕国的青铜器——透雕龙凤纹铜辅首;这件来自古中山国,中山王的“办公桌”——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座;他们的出土地,在战国时代都属于燕赵中山之地。
春节期间河北博物院联合天津博物馆 首都博物馆,共同策划了京津冀古代花鸟画精品展,共展出130余件作品。眼前《华封三祝图》、《石竹图轴》、《墨竹轴》这三幅作品,描画了竹子不同的风情,都出自郑板桥之手,而他们分别来自三地博物馆珍藏。(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