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人有句老话儿——过年过孩子。春节就是围着孩子转,给孩子买新衣服,给孩子做好吃的,给孩子压岁钱……咱们天津的小孩儿可不一般,过年了都能给大人们“露两手”。有了孩子们的欢笑,春节就满是幸福的符号。
翩翩少年 和诗以歌
“来给大伙儿背首诗吧”。如果你“点”天津的小朋友来展示这样的才艺,那要求就有点低了。因为孩子们已经可以把古诗词唱出来、演出来。新春之际,天津少年艺术团合唱团举 办了“国风诗韵,和诗以歌”专场音乐会。王安石的《元日》用欢快活泼的童声唱出来,瞬间将人们带入热闹的春节氛围,感受传统节日里的美好祈愿。杜甫笔下“春雨润物”的美妙意境,在孩子们清脆的歌声中生动呈现;陆游诗作里宁静惬意的田园画卷,也在舒缓的节奏里徐徐展开。身着汉服的翩翩少年们唱起《小雅·鹿鸣》,庄重典雅的旋律、古朴韵律的歌词,在孩子们的精彩演绎下焕发出全新活力。这样的尝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传承,绽放出新的光彩。
年画娃娃 跃上舞台
天津杨柳青年画儿里的娃娃从画中“跳”出来了,还在春节之际来到了北京“舞蹈世界”璀璨巅峰盛典的舞台上。作为全国青少年舞蹈艺术年度盛会,各地优秀舞蹈剧目汇聚一堂,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原创舞剧《槐序·童嬉》为观众献上充满津味特色与童真童趣的视听感受。一个个鲜活的“年画娃娃”带着温暖与喜庆,他们笑着、跳着,展示天津的文化魅力,让传统艺术在现代舞台上焕发新的活力,这个舞蹈经层层选拔入围“舞蹈世界”全国总决赛,并最终获得全国特金奖。
红纸银剪 增浓年味
春节“气氛组”窗花儿、吊钱儿,贴在家里增添年味儿,集中展示在“第十六届天津市学生剪纸迎春作品展”上,就体现了天津孩子的心灵手巧和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在学生们的剪刀之下,不仅有传统的福字、生肖、百鸟、人物等图案,更有春耕场景、津城风光、民俗风情、美好畅想等新元素。学生们把过年的文化氛围和新春阖家欢乐的生活融入剪纸创作中。作品体现了传统的剪纸技艺,还非常有创新意识,用传统方式,表达对中国年的理解,传递着浓浓的生活烟火气,智慧与情感都浓缩在一幅幅美丽图案之中。
巧变戏法 哄乐爸妈
全家团圆的聚会上,你家的小朋友要是能展示一个古彩戏法,那长辈们要问孩子怎么会的?那是在天津市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天津市少年宫)“名师大讲堂”里,跟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法”代表性传承人肖桂森老师学的。“小手变戏法”不仅感受中国戏法的奇妙世界,还能在过年时展示才艺,哄哄祖辈和爸妈。彩带神奇连接、小球瞬间消失……大人的眼睛也许追不上孩子的手法。再听听孩子有模有样地讲讲古彩戏法的神奇门道和其中蕴含的智慧,更觉得宝贝们太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