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期间,“中国边检1253”执法船上,执勤三队的移民管理警察坚守岗位,守护海上国门。通讯员 周云飞 崔鹏飞 本报记者 孙立伟 摄
“报告,发现可疑搭靠船舶。”“左舵30度,向该船靠近。”春节期间,天津边检站的“国门卫士”依然坚守在“中国边检1253”执法船上。执法船在海面上破浪前行,守护着渤海湾辖区153公里岸线、2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以及10个锚地的安全稳定。
打击海域内非法搭靠、追踪“三无”船舶、紧急救助伤病船员……在边检机关,有一部分特殊的执法民警,他们专门负责驾驶执法船开展海上巡查。“中国边检1253”执法船于2017年10月入列,长53米,是全国移民管理系统最大、最先进的执法巡逻船艇之一,担负着维护天津口岸海上国门安全的重要职责。
“每次有出海任务,我不到凌晨4点就醒。”操车手田志军说。他在“小艇队”一待就是30多年,每次出海前,他都会将所有仪表仔仔细细查了又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小艇不仅是执法利器,更是我们在海上的‘根据地’,航行安全马虎不得。”
“嘀——”一声长笛,执法船开始新一轮的航行巡查任务。指挥员刘志勇手持对讲机,趴在驾驶台外的栏杆上,紧盯着船艇离岸的角度,“加速,注意观察前方。”
“前方船舶请注意,这里是‘中国边检1253’执法船,请立即停止作业,配合检查!”田志军通过船舶广播喊话,同时打开远程光电取证设备,镜头对准可疑船进行视频取证。经查证,该船舶手续齐全,田志军示意可继续作业,执法船驶向下一片海域。
轮机长许振先的岗位在机舱内部,那里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许振先头戴降噪耳机,紧握着扳手,将手臂伸进机器夹缝中,用力拧动几下后,又对另一台机器重复同样的动作……许振先的耳朵特别灵敏,机器任何轻微的异响都能被他捕捉到,这是他25年来练就的一手“绝活”,让他颇为自豪。
春节本是团圆的日子,可“小艇队”的成员每年都会守在船上过年。他们说,越是过节,越不能放松。他们用责任担当和理想信念守护着万家灯火,保障国门无恙。(记者 李倩 记者 孙立伟 通讯员 周云飞 崔鹏飞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