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11周年 | 智hua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跑起来”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张瑜 王舒瑶 费腾 编辑:张瑜 2025-02-27 08:25:00

内容提要:11年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三地交通一体化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劲引擎。从高铁网络的加密到港口群的协同发展,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交通服务“软联通”,三地在推进交通一体化过程中跑出了“加速度”,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11年来,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率先取得突破的领域,三地交通一体化从蓝图逐步变为现实,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强劲引擎。从高铁网络的加密到港口群的协同发展,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交通服务“软联通”,三地在推进交通一体化过程中跑出了“加速度”,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回首11年的历程,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成就令人瞩目。区域内高铁总里程由2013年的1284公里跃升至2024年底的2669公里,实现对区域内地级市全覆盖,“轨道上的京津冀”主骨架已然成型。天津已初步实现京津雄0.5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通达;实施24项京津出行便利化措施,京津城际全天运能提升19%;首条市域(郊)铁路津静线投运,并与地铁5号线贯通运营,日均客运量1.45万人次……一体化交通网络,不但拉近了城市间的距离,也为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在高铁网络的支撑下,京津冀地区的公路交通也实现了全面升级。三地高速公路总里程超1.1万公里,相比2014年的7983公里增长近40%,高速公路密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完善,使得三地间的通行更加便捷,京津冀通勤定制快巴线路已拓展至11条主线和37条支线,区域内物流、人流、信息流更加高效。这种“硬联通”与“软联通”的有机结合,为京津冀的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在港口群协同方面,京津冀地区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天津港、唐山港、黄骅港等多个重要港口通过资源整合、功能互补,逐步形成了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世界级港口群。天津港作为区域内最大的综合性港口,通过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服务辐射能级不断提升,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桥头堡”。2024年,天津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32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天津港集团与河北港口集团签署《携手共建世界级港口群一致行动书》,进一步优化港口群功能布局,深化合作完善航线布局。

机场群的联动发展同样令人瞩目。随着京津冀世界级机场建设的不断深入,三地已初步形成“双核两翼多节点”的机场群发展格局。天津滨海国际机场通过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协同运营,进一步提升了区域航空运输能力。2025年1月,天津机场1号航站楼国际进出港新场地正式转场投用,进一步优化国际航班的保障水平,为完善城市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有力支撑。未来,天津将加快实施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充分利用京津冀机场一体化管理优势,推进“三地四场”空域统筹、航线互补和错位发展。

(编辑:DeepSeek、文心一言、豆包 校核:津云编辑张瑜)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