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记者从“天津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在天津自贸区正式揭牌运行十周年的重要节点,天津海事局推出“探索实施‘船舶不停航多证一次通办’”“建立老旧营运船舶专属服务机制”等10项服务举措,为天津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再添强劲动能。
此次推出的10项举措,聚焦优化海事政务服务办理、降低航运企业成本、提升航运物流效率、促进国际航运合作等领域。既包括服务保障天津港航道通航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助力港口航道扩能增效等“硬实力”提升;也包括探索实施“一船多证一次通办”与“船舶不停航办证”双重惠企政务服务模式,设立津冀海事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服务窗口,实施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查验日报日批服务承诺等举措,助力营商环境“软实力”增强。既有建立天津港籍老旧营运船舶动态更新库,定点对口实施“一船一企一举措”,切实解决发展“老困难”;也有探索与“新三样”货物海运出口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建立信息互通和联合查验工作机制,推动制定《新能源汽车海上集装箱运输装箱标准》,满足新能源汽车海运出口便捷“新需求”。
据了解,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以来,天津海事局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助力天津国际航运中心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设,首创多项改革举措,深化“东疆事东疆办”政务服务新模式,推动船舶登记制度突破,从属地船舶“不停航”办证模式,到全国首个“天津港内作业船舶航次日报服务”,为企业节省真金白银,为天津自贸试验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航运经济腾飞贡献了海事智慧。
“我们实施‘天津港内作业船舶航次日报服务’举措以来,以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所属拖轮节约报告时间来计算,每月进出港申报次数降低了70%,每年可节省燃油成本1000多万元,天津港各类船舶进出港靠离泊效率平均提升8%,天津港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天津海事局船舶监督处处长甘政介绍。
(津云新闻记者刘畅通讯员刘航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