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我们坚持‘便民为民’为根本出发点,围绕‘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这一目标,努力打造市民家门口的‘会客厅’和‘小花园’。”在5月27日,市城市管理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园林建设处处长曹勇介绍了今年口袋公园建设的三大特点。

一是坚持科学布局。围绕居住区、公共交通枢纽和学校,落实项目选址。例如:今年80个口袋公园,66个位于社区周边,交通场站周边18个,学校周边8个,真正把绿送到市民身边。
二是提升服务功能。结合区域人口结构特点,量身定制公园功能分区,落实适老化、适儿化及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例如:中新生态城的北岛口袋公园紧邻学校,有针对性的规划了园艺观赏区、运动健身区和便民停车场三大功能板块,既满足了市民运动健身的需求,又为家长接送提供了停车和等候的服务。
三是秉持文脉传承。将城市记忆与历史底蕴融入公园建设,让市民在游憩、锻炼的同时,感受传统外环魅力。例如:红桥区跤场口袋公园,前身曾是津派摔跤的场地。建设中通过配备摔跤场地等为摔跤爱好者切磋技艺提供了场地空间,为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了力量。
目前,全市80个口袋公园建设有序推进,将在十一前全部竣工并向公众开放。为市民亲近自然、乐享生活、感受文化提供更多绿色空间。
(津云新闻记者 赵颖妍 实习记者 白思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