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北方网 作者: 编辑:付勇钧 2025-08-10 01:03:15

内容提要: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

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浅灰色外墙上“梁启超纪念馆”的几个大字却让人肃然起敬。

从戊戌变法到护国运动,梁启超的一生波澜跌宕,皆为爱国图强;从《少年中国说》到《饮冰室合集》,他的著作至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发愤图强、振兴中华。

作为天津市首家名人旧居纪念馆,天津梁启超纪念馆始终遵循“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既恢复了原有结构强度,又保留了历史的质感。

与此同时,天津梁启超纪念馆还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精心组织灯光秀、剧本游等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沉浸式演出、AR技术等多元多样的方式,吸引更多游客,特别是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这里,了解梁启超的爱国精神和家风故事。

在思想家、文学家等社会身份以外,梁启超还是一位通情达理的父亲。他不吝于情感表达,也不摆父亲架子,尊重子女对生活、专业的选择,注意引导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因材施教。

梁启超写给女儿梁思庄的信

梁启超用言传身教,将一生不变的家国情怀,融入了几代梁氏后人的血脉。他的9个子女中7个留学海外,全都学成归国,报效国家,其中思成、思永、思礼“一门三院士”更是传为美谈。

不论是变法斗士,还是学术巨擘,梁启超的一生是传奇的,是热血的,也是温情的,值得我们好好“读懂”他。

吉鸿昌:天地英雄气 浩然壮国魂

盛夏,和平区中心花园绿树成荫,不远处的一座红砖小楼格外显眼。这座历经岁月的英式小洋楼就是吉鸿昌旧居,它还有个人们更熟悉的名字——“红楼”。这里曾是抗日英雄、爱国将领吉鸿昌生前最后的居所,也是将军在天津开展抗日活动的地下联络站、秘密印刷所。

位于和平区花园路5号的吉鸿昌旧居

吉鸿昌将军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寇侵略、民族危难,吉鸿昌脱离旧军人阵营,毅然选择追随中国共产党,用生命谱写了一曲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的英雄壮歌。“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短短的20个字,就是吉鸿昌将军临刑前写下的一首气贯长虹的就义诗。

吉鸿昌就义像

2024年11月,“民族英雄吉鸿昌生平展”正式开展。10个展室、6处场景复原、139张珍贵照片、近3万字的说明文字……如同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详尽记录了吉鸿昌将军从当兵入伍以父训“作(做)官即不许发财”为座右铭;出国考察佩戴“我是中国人”胸牌,再到光荣入党由一名旧军人转变成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到九一八事变后受党组织委派参加察哈尔抗战,在天津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组建中国反法西斯大同盟,直至被捕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一生,以及吉鸿昌夫人胡红霞与将军伉俪情深、舍家为国的感人故事。

第七展室“一间房、七扇门”的独特设计

吉鸿昌给夫人胡红霞的遗书

近期,吉鸿昌旧居推出了智慧游项目。游客线上扫码,启动故事剧情,线下,根据故事情节,依据现场的老地图、老信件等线索道具,在旧居的十多个展厅,找寻隐藏线索,在解密过程中走进历史,从“看展览”变成“参与剧情”。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