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缔结20对友城,471家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落地天津。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之间不断加强经贸、人文交流。
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加快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新优势。今年前7个月,天津市与上合组织国家进出口额达533.7亿元,同比增长5.2%,占天津进出口总值超过10%。2024年,上合组织国家在天津新设立企业44家。2009年在天津成立的中沙石化,由中国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共同设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商之一。2024年,企业增资新建26万吨聚碳酸酯工厂,主要生产PC树脂。上合组织天津峰会成功举办,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合作伙伴,进一步拓展海外业务量。
经贸往来,民心相通。近年来,天津与上合组织国家缔结20对友城,友好城市之间的合作密切。2024年9月,天津市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吉扎克州,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乌兹别克斯坦海珀集团也在天津投资1000万美元,设立首家贸易公司。不到一年时间,企业进出口额已突破3亿美元,这两天,海珀集团再次增资2000万美元,将中国总部落户天津。
友城之间的多领域交流,在促进两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更多民生福祉。目前,天津已经有9家医疗机构,与来自10个上合组织国家的医疗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和白俄罗斯,开展血液肿瘤免疫治疗合作;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与俄罗斯、蒙古国医疗机构结成友好医院;天津市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与阿联酋合作设立细胞和基因产业基金。由中国卫健委援建的尼泊尔公务员医院,位于加德满都,是一家面向公众开放的综合公立医院。2025年3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设立的“中尼防盲合作中心”,正式揭牌,帮助当地建设眼科学科。最近,尼泊尔医生布特亚尔,就正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