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云南省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发布通报,演员“嘎子哥”谢孟伟在云南省拍戏休息期间,身穿警服进行直播带货,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7日。9月18日,有媒体发现其快手账号已被封禁。
警服是人民警察专用制服,象征着执法权威与公信力。《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个人和组织擅自使用警用标志、制式服装、警械和证件。即便是影视剧组因拍摄需要,也必须报请省级公安机关批准,且仅限于拍摄期间使用。谢孟伟在非拍摄时间,公然穿着带有完整警用标志的警服进入直播间卖货,不仅明显违法,更是对警察形象的亵渎。
事件曝光后,“嘎子哥”很快出面道歉,称所穿服装是“剧组拍戏用的戏服”,并表示“不该穿着这类服装拍视频和直播”。然而,他利用警服作为引流工具、在休息时间带货的行为,绝不是一句“不知道”就能搪塞过去的。公众质疑他避重就轻、诚意不足,并非没有道理。作为拥有大量粉丝的公众人物,其一举一动都具有示范效应,理应带头遵纪守法,而不是违法之后拿“无知”当借口。
这并非警服第一次被当成“流量道具”。此前,多地都查处过非法使用警用装备的案件。在“流量为王”的驱动下,一些网络主播为博眼球,不断游走在法律与道德的灰色地带,打各类擦边球甚至践踏底线的行为时有发生。
警方此次依法快速处理,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追逐流量,绝不能没有底线。平台也应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内容审核与日常监管,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不能等到出事了再“补救”。广大网民积极监督和举报,同样反映出法治意识和公民责任的提升,正是这种普遍共识,撑起了网络空间的清朗环境。
这件事也再次给所有网红敲响了警钟:流量再重要,也不能无法无天。艺术创作可以自由,但自由须建立在守法与尊重公序良俗的基础之上。任何代表国家公权力的服饰与标志,都不该被娱乐化、商品化。警服,从来不是谁的“带货戏服”。(评论员 宋学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