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9月2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西区专场,河西区教育局局长杨琳介绍“十四五”以来,河西区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进展成效。

杨琳表示,五年来,河西区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率先被教育部认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智慧教育示范区等17个“国字号”改革项目落户河西。“双减”、科学教育等10个案例获评全国典型案例。整体工作可概括为四个方面。
以高品质的学位保障为立足点,河西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载体35个。其中,通过集团化办学优势,配置优秀团队,共享优质资源,实现16所新建校高端起步、高位发展;通过全区域资产盘活、跨学段腾笼换鸟、校区内挖潜扩容,完成19处中小学载体改扩建,有力保障了学位供给。
以高标准的全面育人为着力点,主要是深化五大品牌建设。深化“崇德向善”德育品牌,通过成立全市首个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教联体”,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深化“敏学创新”智育品牌,通过规范教学常规,打造优质课堂,5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二等奖,21节课例入围教育部“精品课”。深化“活力阳光”体育品牌,通过推行“一校一品”的课间微运动,推广哪吒体育系列赛事,全面落实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两小时要求。深化“尚美博雅”美育品牌,通过连续14年举办“艺彩河西”美育博览节,实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深化“勤巧克俭”劳动教育品牌,通过实施劳动习惯养成计划,将劳动教育扎根日常,让河西学子“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以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支撑点,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完善“三四五六”人才工作体系,统筹教研、科研、培训三维融合,构建国家、市、区、校四级培训平台,聚焦师德师风、教学管理、数智素养、家校协同、心理健康五类核心内容,搭建六层级专业发展进阶体系,持续激发干部教师内生动力。同时,我们率先推出教师“礼遇行动”,提高教师待遇,切实增强教师职业荣誉感。五年来,3所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4所学校获评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4名教师分获市劳模、市三八红旗手、津门三杰、市优秀教师、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称号。
以高质量的数智赋能为增长点,在智慧助学方面打造全市首个AI智能体,精准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在智慧助教方面通过AI自动批阅、生成学情报告、构建知识图谱,帮助教师精准把握教学重点,实现因材施教。在智慧助管方面搭建基于大模型的“数字基座”,提升教育治理现代化水平,相关成果得到全国同行的广泛认可。
下一步,河西区将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持续推动河西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奠基。
(津云新闻记者 苑美丽 摄影 刘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