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丨千年槐荫下的薪火相传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央广网客户端 作者: 编辑:靳永锋 2025-10-23 18:47:26

内容提要:秋阳漫过天津蓟州穿芳峪镇的群山,把东水厂村那棵1600岁古槐的影子轻轻映在青石板路上。

秋阳漫过天津蓟州穿芳峪镇的群山,把东水厂村那棵1600岁古槐的影子轻轻映在青石板路上。97岁的刘连增拄着拐杖坐在树墩上,指节分明的手轻触皴裂的树皮——“当年包森将军的战马,就拴在这儿。”他的声音混着山风,将时光拉回八十多年前——鸡毛信在羊肠小道上疾传,棉衣在夜色中潜行……

古槐广场(央广网发 蓟州区供图)

这棵被村民称作“神槐”的古树,是东水厂村红色岁月的见证者。抗战时期,东水厂村是冀东八路军的秘密交通站,也是八路军十三团的指挥部所在地。“送急信得插鸡毛,翻山越岭不敢误时辰!”刘连增还记得,十四五岁时,他常揣着插着鸡毛的“急信”,翻山越岭走羊肠小道,往北送去稻谷峪,往南送到果香峪,“哪怕黑灯瞎火也得送到。”围在他身旁的游客立刻安静下来,手机镜头悄悄对准老人,山间的风掠过枝叶,仿佛在为这段往事伴奏。

如今,古槐见证的红色基因,正以新的方式在东水厂村延续。“我们要让历史活在当下。”东水厂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陈永生指着翻新后保留原貌的老房说道。2018年,他带着村“两委”梳理出发展思路:以红色资源为根,以绿水青山为韵,让“红+绿”成为乡村发展的新引擎。

沿着村里的红色宣讲线路行走,处处能感受到这种传承的温度:从党群服务中心出发,爱国主义警示教育园里,游客正体验当年战士们的战斗场景;红色音乐长廊中,循环播放着《黄河大合唱》等经典曲目,以声景交融的方式强化红色文化感染力;古槐东侧的“包森石”前,讲解员正给研学团的学生们讲述包森养伤的往事……

俯瞰东水厂村(央广网发 蓟州区供图)

红色传承,最终要落在村民的好日子里。全村53户人家,如今开起35家农家院(民宿),年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4.2万元。

从抗战时的“红色堡垒”到如今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东水厂村的变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的一个生动缩影。千年古槐的年轮里,不仅记录着烽火岁月的抗争,更刻着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乡村的答卷。“如今咱村能有这样的好光景,家家户户过得有滋有味,这都离不开当年在这儿浴血奋战的英雄先烈。”陈永生说,他希望每一位来东水厂村的人,既能饱览这里的山水美景,也能读懂村子的红色历史,更能把东水厂的故事装在心里、带向远方。

风又起,槐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回应这份承诺,也像是在把东水厂村的故事,轻轻传向更远的地方。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