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交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 作者: 编辑:刘颖 2025-10-31 13:56:00

内容提要: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专场”,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成效。

天津地铁7号线南段(赛达路站—鼓楼站)开通初期运营(资料图)。记者 张磊 摄

  昨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专场”,市交通运输委主任王志楠介绍了“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交通强市的成效。天津交通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深入落实“十项行动”,交通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交通保障。

  建成全市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天津港基础设施能级实现跨越,现有5条航道、最高等级为30万吨级,万吨级以上泊位较2020年增加24个、达到147个。建成全球首个“智慧零碳”码头——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大规模实施传统集装箱码头自动化改造,大型装卸设备自动化率达88%,并实施北支航道扩建。

  本市高铁城际通车里程增加32%、达到410公里。京唐、京滨北段、津兴3条城际铁路相继建成通车,较“十三五”末增长100公里,增幅32%,里程达到410公里。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南段约100公里正在全力推进建设,近期津潍高铁津沽海河隧道将实现全线贯通,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勤圈、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已从“蓝图”变为现实。本市首条新建市域(郊)铁路津静线与地铁5号线实现贯通运营。

  规划“九横六纵”高速公路网建成率88%、通车里程1358公里,路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国省干线通车里程2738公里,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5%,实现自然村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车、乡镇全部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76.7%,全市公路网总里程约1.5万公里。本市基本实现市域30分钟到高铁站、15分钟上高速,京津雄0.5小时、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通达。

  大力实施港产城融合发展行动

  天津作为我国北方地区连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支点,近年来大力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据市港航管理局局长王洪海介绍,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由2022年的2102万标准箱提升至2024年的2329万标准箱;集装箱航线由140条提升至148条,新开通美东、南美东等远洋直航航线;智慧港口“津港通”平台基本建成;港口绿电发电能力超3.2亿千瓦时,装机容量147兆瓦,较2022年提升了4倍;2023年至今,先后建成天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5个码头项目,南港危险货物集装箱堆场等5个堆场项目,新增堆场面积约64万平方米,建成一批筒仓、储罐等设施,巩固大宗散货运输功能,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等临港产业发展。

  全市船舶运力由2022年底的579万载重吨增加至696.2万载重吨,增幅达20.2%。今年前三季度水路货物周转量完成155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2.9%。国能集团航运板块在津持续扩大运营,今年新增运力32.4万载重吨。

  今年前三季度,天津航运保险实现保费收入8.11亿元,同比增长14.03%;邮轮接待艘次、旅客人数稳居北方第一,全国第二。天津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排名从2022年第21名提升至2025年第18名。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新飞跃

  近5年,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现新的飞跃——重心从早期攻坚基础设施硬联通,转向硬联通提质与软联通提效双向发力的新阶段。如今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成为常态,出行实现从“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4条高铁通北京、1条高铁通雄安、3条高铁联周边的“轨道上的京津冀”骨架基本成型,开通运营12座高铁车站,京津冀国省级公路接口达到49个。市交通运输委总经济师孙长国表示,实施“一线一策”,京津城际通过开行重联列车、长编组列车,实现全天运能提升52%,新增多种定期票,开通刷社保卡乘车服务;津兴城际开行天津西到北京西的车次,新增24对到北京大兴的高峰时段往返动车组,根据客流动态调整开行。实施“一站一策”,天津站、天津西站、武清站候车环境、交通接驳明显改善。实施“一区一策”,开通武清、宝坻、海教园等8条定制快巴线路,开行跨省公交,新开至北京环球影城等旅游班线,织密“1小时环京通勤圈”。

  天津滨海机场着力搭建“干支通、全网联”航线网络,2025年冬航季计划执行航线120条,通航城市97个,其中与大兴、首都机场差异化通航城市24个,错位服务京津冀腹地客源需求。大兴机场天津西站城市航站楼开通,实现“高铁+航空”有效衔接。

  滨海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据滨海新区副区长陈波介绍,“十四五”以来,滨海新区紧紧围绕交通强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以“滨城”建设十大有效投资工程中的“一高速二高铁三轨道四桥梁”为重点,全面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津滨”双城交通出行环境。

  加快推进地铁B1线、Z2线、Z4线建设,其中Z4线一期北段(寨上站至北塘站)已启动空载试运行,力争年底前通车,可联通北部汉沽街、寨上街、中新生态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重点区域。同时,B1线、Z2线和Z4线一期南段也在提速建设,加上已运营的津滨轻轨9号线,“十五五”期间将形成“两横两纵”的城市地铁网,大幅提升“滨城”内部及津滨双城间的轨道交通出行体验。

  高速公路方面,津石高速主线、塘承高速滨海新区段建成通车,兴港高速、京津塘高速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形成“五横四纵”的高速网络。干线公路方面,工农大道改建、津歧公路拓宽改造(一期)、海滨大道提升改造等重点工程完工通车;汉南路改线一期、海景大道南延等项目加快建设,塘汉快速路、港城大道等国省干线完成大修,有效提升通行质量。城市道路方面,重点围绕打通跨铁路和河流通道,建成第二大街跨京山铁路桥、闸南路跨南疆铁路桥、洞庭路下穿进港二线地道;开工建设西中环跨海河桥、车站北路桥;复工建设于新桥、安阳桥。此外,80多条“断头路”相继贯通,城市路网密度、连通度和承载力全面提升,城市内部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环境持续改善。

  高铁方面,协调增加京津城际延长线开行车次;优化滨海站进出站效率;实施通勤人员精准补贴,全程票价由12元最低降至8元。轻轨方面,津滨轻轨9号线完成信号系统改造,加开早晚班直达快车,最小行车间隔缩短至3分钟。公交方面,按照“一站一策”方式对接驳交通枢纽的公交站点进行优化,平均接驳距离缩短至100米以内;上线“滨城通”公交App,实现预约购票、实时查询、定制公交线路等功能;完成全市首批共享电单车投放运营,进一步丰富出行方式。交通组织管理方面,完善津滨轻轨9号线周边道路,建成塘沽站、胡家园站“P+R”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超400个;通过优化信号、改造道口,创建中央大道、泰达大街、津塘公路和天津大道4条通勤示范道路。

  全面实施行业服务品质提升措施

  过去5年,天津交通始终秉持“人民交通为人民”的初心,交出了一份实实在在的民生答卷。

  轨道交通服务品质显著提升。5年来,本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31公里(含津静)、总里程达到363公里,车站228座,换乘站32座,预计到今年年底日均客流量较2020年翻一番。津滨轻轨9号线改造后,最小行车间隔由4.5分钟缩短至3分钟,基础运力提升约40%。

  公共交通更加便民惠民。强化公交线路与地铁接驳、完善郊区线网,年均优化80条线路,开通68条通学公交线路,65岁以上老年人可免费乘坐公交,公交、地铁App实现互联互通、联程优惠,每日惠及5万人次。开通24小时95128电召约车服务,累计方便10万余人次出行。

  新老业态实现精细管理。开展重点场站出租、网约车“正名正规”专项治理行动,完善机场蓄车区,出租汽车“三站一场”运营秩序明显改善,对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动态调节”,运行更加规范。

  公路“津心养护”成效凸显。创建天津大道等准全天候通行示范路、保通保畅示范路、精心养护示范工程,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基础设施100%覆盖。正在全力推进901公里公路数字化转型示范通道建设,将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高效智慧的服务。

  交旅融合新场景不断涌现。海河游船、双层观光巴士成为天津旅游重要打卡点,国道G233入选全国首批“最美自驾路”,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成为全市首个开放式服务区。

  记者 李梅旭 李文博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