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谈 | 莫让银发一族陷入算法“围城”

扫码阅读手机版

来源: 今晚报 作者:张雪飞 编辑:焦若玉 2025-11-03 09:22:00

内容提要:为什么会有老人对有关家庭矛盾的短视频上头?据媒体报道,受访者林英(化名)告诉记者,她婆婆总被平台推送“儿子儿媳不孝顺,私吞老人财产并把老人赶出家门”等相关内容。

  为什么会有老人对有关家庭矛盾的短视频上头?据媒体报道,受访者林英(化名)告诉记者,她婆婆总被平台推送“儿子儿媳不孝顺,私吞老人财产并把老人赶出家门”等相关内容。“感觉婆婆特别提防我们,交流也少了,我挺伤心的。”林英对记者说。当下,一些制作粗糙、情节夸张的亲情类短视频,频繁呈现子女不孝、兄弟反目、儿媳虐待婆婆等极端内容,却往往击中老年观众的情感软肋,引发他们的强烈共鸣。

  这些短视频虽然艺术价值低下,却因其内容与部分老年人的生活经历或深层焦虑高度契合而产生强大吸引力。许多老人一生为家庭付出,晚年却面临角色边缘化、健康衰退、情感空虚等现实困境。长期浸泡在“婆媳是天敌”“拜金女妈宝男”“异性都在算计你”的叙事中,会潜移默化地削弱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尤其是对家庭、邻里、职场等基本社会关系的信任。对于分辨能力较弱的用户,比如青少年和老年人,他们会将这些被刻意制造出来的冲突视为真实的生活指南,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防备心理,甚至会影响到现实中的决策和人际关系,造成真实的痛苦。

  和已经熟练运用互联网工作、社交、娱乐的年轻人不同,许多老年人刚刚踏入这个陌生的信息世界,在网络内容真实性的判断上还存在很大不足。青少年尚且有“网络青少年模式”为他们筑起防火墙,老年人却还要在网络浪潮中赤手空拳“学游泳”,子女们往往忙于自己的数字生活,忽略了父母在网络世界中的迷茫与无助,一旦未能及时提供引导和陪伴,劣质内容就会乘虚而入,成为老人的“精神慰藉”,进一步加剧现实中的亲情疏离。

  如何帮助银发一族真正“玩转”互联网?首先,子女需主动教会父母识别虚假内容、举报不良账号的技巧,通过线下陪伴和真诚沟通,填补老人的情感空白,用现实中的温暖驱散虚拟世界的阴霾。其次,平台也须承担起社会责任,不能“唯流量是图”,应避免对老年人进行极端内容的持续推送。社区、老年大学、公益组织等也可以开设数字素养课程,帮助老年人学会安全上网。而老人自己也要保持清醒,主动意识到自己可能正身处“信息茧房”之中,对于明显煽动情绪的内容,先冷静,多求证,不轻易被带节奏。

  在数字时代,我们不应让老人在算法的围城中孤独徘徊。帮助银发一族“玩转”互联网,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指导,更需要情感陪伴、社会关怀与平台责任的共同发力。(评论员 张雪飞)

下载津云客户端关注更多精彩

推荐新闻

关于北方网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律师 | 设为首页 | 关于小狼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23602087 | 举报邮箱:jubao@staff.enorth.cn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C) 2000-2024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津B2-20000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20509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2120170001津公网安备 1201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