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北方网讯:11月10日,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委专场。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志林介绍“十四五”时期本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王志林介绍,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本市以乡村旅游重点片区建设为主要抓手,不断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效益,大力营造乡村“引流促消费”新场景。
产业融合进一步深化。培育高端民宿、周末经济、“后备箱”经济等多元业态。注重与文化、研学、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连续两年举办“乐享津郊365”等系列主题活动,精心设置“津农精品”和乡村非遗集市,跨界推出“乡村旅游+体育”“乡村旅游+研学”等活动,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拾趣”四季休闲旅游精品路线32条,举办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天津站(村跑)、村BA、农民广场舞大赛等“村字号”活动,将赛事活动“流量”转变为游客量,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消费增长、收入增加,成功塑造乡村旅游新面貌。
重点项目支撑进一步强化。争取中央财政资金用于片区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升改造,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入,两年启动建设百余个项目,累计打造蓟州、宝坻、武清、宁河、西青5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38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开通“水韵西青·入画杨柳”海河游船杨柳青航线和蓟州特色列车,涌现出蓟州区“溪云渡”高端民宿、宝坻区小辛码头村以及津南区“沽水·孙庄”民宿集群、西青区树蛙部落理想村、武清区李大人庄等一批标杆项目,有效带动村民增收和本地就业。
协同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积极推动天津乡村旅游融入京津冀大旅游格局,成立天津市乡村休闲旅游协会,与北京、河北签署京津冀休闲农业战略合作协议,三地联合推出131条京津冀休闲农业旅游精品线路,成功举办京津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论坛,围绕行业地方政策创设、经营主体实践创新开展对话,推动京津冀三地乡村休闲旅游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摄影 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