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也来不及了,10分钟以内,我就会把你的钱全转走!”电话那头,冒充“某音客服”的骗子语气嚣张。11月7日下午,一场真实的“反诈阻击战”在本市某小区悄然打响,警方与骗子“抢时间”,最终保住群众的钱财。
“某小区居民报警:接到‘某音客服’电话,对方以‘取消付费’为由,诱导他下载两个App,如今手机已不受控制,请迅速派警……”电话那头,公安河西分局反诈中心预警指令急促传来。土城派出所民警接到指令后,迅速驱车赶赴现场。
“对不起,您所拨打的电话暂时无法接通……”一路上,民警多次拨打受骗群众被“操控”的手机,试图中断骗子的操作。可显然对方做了“万全”准备,民警的数次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民警只能加快车速,“必须赶在转账前到达!”
5分钟后,民警拎着“隔离袋”、揣着“取卡针”冲进老人家中。开门的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神色显得很焦急。民警立即接过大爷的手机,迅速取出手机卡,紧接着把手机塞进“隔离袋”。随后,民警快速联系分局反诈中心,对老人相关银行卡进行保护性止付,并在其指导下关闭房间内Wi-Fi。确认止付成功后,才将手机从“隔离袋”中取出,卸载里面所有的涉诈App。
完成一系列操作后,细心的民警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帮助老人挨个给相关银行打电话,确认没有发生任何转账记录后,众人悬着的心才放下。
“当时骗子太猖狂了,他在电话里说报警也来不及了,10分钟以内,就会把我的钱全都转走……幸亏你们到了!”老人惊魂未定,握着民警的手连声道谢。
事后,民警坦言,这类“小工具”已成为日常出警的标配:“取卡针能快速断网,隔离袋能屏蔽信号,都是在反复实践中总结的经验。”他们表示,反诈工作没有太多惊天动地的场面,更多是靠平时细节的积累——提前备好工具、熟悉处置流程,才能在与骗子“隔空较量”时抢下关键几分钟。
如今,携带这些“小装备”已是日常,它们看似不起眼,却实实在在织密了群众财产的安全网。
记者 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