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日前,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理论宣讲团与校研究生支教团走进蓟州区别山镇东定福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杨家楼中心小学,以高频词解读、展板宣讲、“三句半”表演、书签传学等鲜活形式,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送到村民和小学生身边,让理论与乡村实际紧密相连,为服务乡村振兴、深化青少年思想引领贡献青春力量。

宣讲团成员紧扣全会核心要义,用乡言土语搭建沟通桥梁。理论宣讲团成员刘东芳聚焦“发展”“人民”“全面”等高频词,结合别山镇盘活380亩闲置资产,引入了医养结合、智慧仓储等6个项目,经济总量增加2.1亿元等发展实绩,阐释新质生产力与绿色发展理念,让村民直观感受“发展”与生活的紧密关联。
“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村里搞绿色种植,收入翻了番,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给咱带来的实惠!”东定福庄村村民吴大姐听完宣讲后感慨道。
“别山镇里驻干部,帮扶一线不含糊,助农代销渠道拓,好物广铺!……”,宣讲团成员表演的三句半节目,以诙谐台词解读政策红利,引来了阵阵掌声和欢笑。在互动环节,学子们带来“书签金句”分享,将“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深化改革”等核心要点凝练成短句印于书签,现场发放给村民和小学生,让理论知识可存可记、入脑入心。

在杨家楼中心小学,宣讲团还紧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部署,将青少年思想引领与全会精神深度融合,开展“两弹一星”精神专题宣讲。宣讲团成员以科学家归国报国的感人故事为切入点,生动诠释“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结合“嫦娥五号”“北斗导航”等新时代科技成就,向小学生们展现精神传承的时代价值。
此次宣讲活动是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践行“理论下乡”的生动实践。学院依托学科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实际、红色资源、青少年教育相结合,通过“理论解读+文艺表演+实地感悟”的立体模式,让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既“传得开”更“落得实”。
(津云新闻记者 段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