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部署,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市近日印发《天津市关于加快数据标注产业发展促进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7年,将天津建设成为高端数据标注产业和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的先进城市。
市数据局数字科技和基础设施建设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数据标注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人工智能可以理解和学习的“养料”的关键步骤,是人工智能产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数据标注就是给图片、视频、文本、音频等原始数据打上标签、做上记号,告诉计算机这些数据是什么,也就是‘教AI认东西’的一个过程。”她介绍,“‘原始数据+标注’就是一个完整的数据集。数据标注的质量很重要,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标注,就无法构建高质量的数据集。我市大力发展数据标注产业,正是在搭建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设施,提高核心竞争力。”
《行动方案》由市数据局联合市教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人社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国资委、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多部门共同制定,围绕产业培育、创新驱动、区域协同、数据集建设、平台构建与人才引育等方面系统布局,设定4项关键发展目标:在产业规模上实现大幅跃升,力争数据标注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20%;在创新服务能力上得到增强,建成10个以上自主研发、赋能不同行业领域的自动化数据标注平台;在行业数据集上量质齐升,推动建设科学研究、工业制造、医疗卫生等20余个重点行业的1000个数据集,打造100个以上模态丰富、赋能效果显著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在专业人才队伍上不断壮大,建设产教融合培训基地,新增培训数据标注人才不少于3000人。
为实现这些目标,《行动方案》部署了6个方面16项重点任务,包括孵化优质企业、推动技术创新、统筹区域产业布局、建设高质量行业数据集、搭建公共服务与供需对接平台、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与职业技能认定等,全面构建数据标注与数据集建设协同发展体系。在保障机制方面,天津将建立产业发展协调机制和数据集建设对接机制,统筹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的发展格局,助力京津冀人工智能创新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天津在抢抓数据要素市场化机遇、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方面迈出关键一步,将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该负责人表示。(记者 吴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