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亲爱的朋友,你知道阳早和寒春的故事吗?如果不知道,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阳早、寒春牧场,一起走进阳早、寒春故居,一起走进阳早、寒春事迹陈列馆,共同分享一个超级酷、超级棒和超级精彩的人生传奇故事。”这是新书《跨越大洋的追求——美国专家阳早寒春在中国养牛六十年》引言里的话。这对核物理专家与农业专家的伉俪组合,在中华大地书写了六十载传奇人生。

11月25日,《跨越大洋的追求——美国专家阳早寒春在中国养牛六十年》作品首发式在美国专家阳早、寒春生前工作单位——北京中国农机院举行。
20世纪40年代,美国进步青年阳早(欧文·恩格斯特)和寒春(琼·辛顿)受《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感召奔赴延安,自此扎根中国六十载,将毕生奉献于中国奶牛养殖事业。他们不仅亲历了中国革命的各个重要阶段,还长期致力于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奶牛养殖事业,成为新中国畜牧养殖业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该书立体呈现了阳早、寒春的“革命者+科学家+工匠”三重身份:他们从延安时期的“为人民服务”信仰,到新中国建设中“科学兴农”的实践创新,再到“爱牛如子”的职业坚守,生动地串联起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阳早、寒春放弃优渥生活扎根中国农村的抉择,以及他们在光华农场开始养奶牛、瓦窑堡革新农具、草滩牧场培育良种等事迹,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提供了鲜活载体。生动阐释了延安精神在跨国实践中的延续与升华,注解了新时代倡导的科学家精神与工匠品格,对激励当代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具有重要示范意义,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了跨文明对话的典型范本。
在首发式现场,农业畜牧和机械制造以及出版专家学者认为,该书以阳早、寒春理想追求—养牛事业,坚守—民间友谊这样的脉络完整呈现了阳早、寒春作为西方知识分子,因信仰选择扎根中国农村的故事,天然消解了国际传播中的文化隔阂,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感召力与中国道路的巨大吸引力。
与会专家表示,阳早、寒春作为中美民间友谊桥梁,对于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微观例证具有生动形象的说服力。同时,书中呈现的珍贵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真实呈现了二人与中国农民并肩劳作的场景,为国际社会理解中国发展道路的正义性提供了非常独特的视觉实证,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了可信可爱可敬可学的中国形象。
该书作者樊国安表示:“撰写这部人物传记的过程是我阅读和走进阳早、寒春伟大灵魂世界的过程;阅读和走进阳早寒春的伟大灵魂世界,使我深刻地理解了一个朴素的做人道理:伟大的人格来自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灵魂就是阳早寒春那样的无私奉献精神。”
著名作家陶斯亮为该书作序。微笑彩虹形象大使、书香中国万里行·优秀阅读推广人黄正富向阳早、寒春当年工作过的延安光华农场、三边牧场等单位,向阳早、寒春的长子阳和平教授以及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小学生赠送了一批《跨越大洋的追求——美国专家阳早寒春在中国养牛六十年》。(津云新闻记者 吴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