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11月25日上午,红桥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的站产城融合示范样板”专题新闻发布会。红桥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刘润松介绍了同城商务区核心区引入耀华中学、市实验小学等直属优质教育资源后的建设进展以及入学政策。

刘润松说:“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打造站产城融合示范样板,教育必须主动作为,助力添彩。下面,我就广大市民关心的两所新建学校——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和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的建设情况及相关政策作一简单汇报。”
两所学校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如火如荼
据介绍,两所学校的规划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目前均已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进展顺利。
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位于红桥北大街与新红路交口)占地约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6万平方米,规划24个中学班,可容纳1200名学生。市实验小学红桥学校(位于同城商务区核心区同义庄地块)占地约1.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规划30个小学班,可容纳1300名学生,并配有游泳池、体育馆等一流设施。
目前,耀华中学红桥学校东校区已完成基础施工,正在进行地上一层施工,实验小学红桥学校正在进行地上二层施工。上述两个项目预计2026年底实现主体完工,2027年投入使用。
两所学校内涵发展已经提早谋划,高位推动
红桥区坚持“硬件”与“软件”同步提升,确保优质教育基因深度植入——坚持开展师资培育“筑基”行动,建立教师联合培养机制,已累计选派106名本区优秀教师赴合作学校进行全环节、沉浸式跟岗学习,深度参与其教学管理、课堂实践、教研活动,实现教育理念与专业能力的“无缝嫁接”和全面提升;同时,开展文化融合“浸润”行动,红桥区教育局定期组织师生开展交流互访,通过参观耀华校史馆等品牌活动,让广大师生切实感受名校的文化底蕴与精神传承,增强认同感与归属感,努力实现育人成果的“软着陆”。
关于两所学校的入学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具有红桥区户籍,并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核心区购置房产的,业主可凭红桥区居民户口簿、项目房产证或项目购房合同和缴费证明(未取得房产证),为其子女办理入(转)学手续。
二是具有天津市其他区户籍,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核心区购置房产,并已取得房产证的,业主需将其适龄儿童户籍迁入,凭红桥区户口簿、项目房产证为其子女办理入(转)学手续;未取得房产证的,小学阶段可凭天津市户口簿、项目购房合同和缴费证明办理入(转)学手续,并承诺在取得房产证后,及时将其适龄儿童户籍迁入该购置的项目房产内。中学阶段,待户籍迁入后,再办理入(转)学手续。
三是具有外省市户籍,并在京津冀同城商务区核心区购置房产的,业主需按照天津市居住证持有人随迁子女入学政策,准备相关材料为其子女办理入(转)学手续。
四是如学校未建设完成,本着就近原则,小学阶段,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上海道小学红桥学校、第三中学附属小学或民族中学附属小学入(转)学;中学阶段,安排到三中东校区或者民族中学入(转)学。
以上政策如遇学区划分等入(转)学新政策调整,红桥区教育局将本着事情早知道的原则,以提前通知为准。
(津云新闻记者 田巧梅 摄影 戴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