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冯香岺,女,52岁,群众,初中文化,天津市汉沽区茶淀镇太平村村民。她几十年如一日孝敬赡养继父冯竹增,在家乡传为美谈。
冯香岺5岁时和姐姐一起随母亲改嫁来到冯家。1969年母亲不幸染病去世,临终前对两个女儿说:“我没给你爸留下后代,你们要好好侍候你爸啊。”15岁的冯香岺流着眼泪答应了母亲。为了照顾好继父,她很快学会了针线活,亲手做衣服、织毛衣,让继父一年四季都穿得舒适整洁。继父的脚比较大,买不着合适的鞋,冯香岺就一直给他做鞋穿。继父爱吃饺子,冯香岺就挤出时间包饺子,即使在农忙时继父的饭桌上也经常有饺子。
姐姐出嫁后,冯香岺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她谈对象只有一个条件,就是男方要入赘到冯家。很多男青年望而却步,婚事好长时间都没有着落。继父着急的对冯香岺说,“闺女,有你这份心爸爸就知足了,你就别管我了”。但冯香岺始终坚持,她说,“继父也是爹,不养爸爸的女婿我不能嫁”。终于,一个叫高录奎的小伙子被她对继父的孝心感动,两位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爱心和孝心结合在一起,并共同约定勤劳致富,赡养好继父。后来,家里承包了土地,种上了葡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三间土房拆了,盖起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继父的生活无忧无虑。
1997年,冯竹增不慎把腿摔伤住进医院。冯香岺每天从10公里外的家里给继父送来可口的饭菜,还亲自给继父洗头、洗脚、理发、剪指甲。同病房的人得知她并非老人的亲闺女时,都羡慕冯竹增有福气。继父康复出院后,家里家外的事冯香岺都不让他做了,继父含着泪说:“让我帮你们干点活儿吧,我心里过意不去啊!”
冯香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而且还时常陪着继父聊天,说说心里话。继父喜欢听广播,她就给买了一大一小两台收音机,小的随身带,大的放在家里听。继父爱看戏,就专门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继父屋里。当儿女牙牙学语时,她就先教孩子喊“爷爷”。身教重于言教,冯香岺的儿女对爷爷也非常孝顺,参加工作后,经常从城里给爷爷带回好吃的,前年孙子又花钱给爷爷换了一台新电视机。
冯竹增今年整80岁了,身体十分硬朗。冯香岺总是嘱咐老人:“您别跟我们操心,您的任务就是享清福,健康地活到100岁!”。继父逢人就说,香岺就是我的亲闺女。
2004年冯香岺被全国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授予全国孝亲敬老之星,2005年被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授予第五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她的事迹被《今晚报》、天津电视台等媒体以创建和谐家庭的先进典型进行了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