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主持人:
也就是需要一种制度。其实我觉得两方面都要学习,一方面富人,先富起来的人得迅速地学习如何处理他们手中的财富,如何做富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环境问题,就是社会大众怎么去对待这批先富起来的人。
白岩松:
没错。这需要两个层面,其实要改变这样的一个环境需要两个层面,我觉得不仅仅是我们一个个体,很多不富裕的人如何要改变心态,我觉得不是,是两个方面。
第一个,从国家的政策和相应国家发展的目标来说,应该是在合法保护富人获得财富的同时,拿出更多集中的财力去为穷人做事,去保障不富裕的人生活能够逐渐提升,富人生活提升的速度是8%,你要让穷人提升的速度是15%,这样的话他更有奔头。
第二个,富裕起来的人在学会做富人的过程中也更多的能拥有一种普适的胸怀,去做很多的事情,投身到社会的公益等等各个方面,去帮助身边的人去做的更好。
当然还有一面,可能说起来冷冰冰,但它其实是事实。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去鼓励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因为只有更多的人合法的富裕起来,才在他富裕的过程当中创办的企业里头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岗位更多是让更多的不富裕的人能够慢慢也走进中产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如果没有富人,请问哪有富裕起来的企业?哪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那大家就一起穷好了。
主持人:
其实财富跟人一样,它是需要品质的,而品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恐怕以后是要整个社会去养成的。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个调查,这是在袁隆平买车这件事情发生之后做的这样一次调查,我们来看一下。“谁是心中的阳光富豪?”这是个新名词,袁隆平排第一,比例达到了将近96%。你看,我们觉得底下几个值得分析,陈光标好理解,因为地震期间他捐了1.8亿,你看马云为什么排在第二位?你怎么看?
白岩松:
因为马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尤其这个是在网上投票的,马云是网络英雄。我们太习惯现在把网络的意见当成民意,不是,它只是人民当中的一部分年龄段的意见,而不是全体,因为网络在中国毕竟只发展了十多年的时间,可能更多的体现在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更多数,也有其他年龄,但这个年龄段的人更愿意在网上发表意见。因此当说网络民意的时候,我们恐怕应该解读成是更多的15岁到30岁之间的人来表达的意见,比如说我们的父母他们从来不会在网络上去表达他们的意见,但是他们不是民意吗?也是。所以我觉得马云作为一个网络的英雄来说,在网络上得到一种,包括李彦宏也排在第五,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阶段,但是我更想说的董倩,这一个表恰恰证明了是一种关公战秦琼的标志,为什么?袁隆平在我们的心目当中不是企业家,是科学家和院士,而后9个全是企业家,所以才会有调查的比例,大家无意识的,袁隆平是95.67%,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剩下9个刷一下,第一都跌到了20%,一下差出70%的百分点来。
在这样一个调查表里还能看到一个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改变的,中国骨子里头虽然每一个人都希望富裕起来,但在骨子里头还有一个轻商的意识在作祟,对吗?还有一个,如果要是学的更好了,应该去求仕途,而是求商途,如果这样的一种观念不改变,我们没有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个社会不能培养起来,当然需要企业家自己也努力,但如果在我们的意识里头依然轻视很多的企业家,骨子里是看不起他的,第一个,就会逼迫很多的企业家把财富向外转移,第二个,做道德模范,把自己包装成一种道德的楷模,其实选择在非阳光的底下去进行自己的消费。
第三点,跟政治挂靠在一起,希望把自己变成一个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