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河西打好奥运经济牌
——专访河西区区长彭三
“坚持‘环境兴区’的发展理念,实现生态宜居城区的建设目标,不仅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更是提升城区品位和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近年来不惜投入全力创建国家卫生区等举措给河西区带来的变化,区长彭三感触颇深。
虽然到河西区工作只有两年多的时间,但对于区里的每条路、每条河的“前世今生”,彭三都能讲出许多故事。“2005年以来,河西区开始创建国家卫生区,全面改善了老百姓的居住环境,显著提升了市容环境面貌。如果说前两年我们在‘种树’,那么现在就可以稍稍‘乘一下凉’了!”尤其让他高兴的是,去年年底,在全市居民对20项民心工程满意度的调查中,河西区居民对本区的满意度综合排名居全市第一。
在此次迎奥过程中,河西区不仅肩负着火炬传递的任务,还承担着接待参赛队员等重要工作。彭三说:“奥运会期间,奥运接待宾馆、运动员训练地大都在河西区,天津唯一的奥运文化广场也选在了银河广场。河西区将承担起传播奥运文化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同时也在接受重大的考验。”
为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奥运会,从今年4月份开始,河西区全面开展了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对迎奥运重点道路和奥运火炬传递线路实施了道路美化、立面整修、沿线绿化等工程。广大居民也纷纷开展行动,自觉维护区容区貌,使城区环境面貌和居民的文明素质都得到了较大提升。
作为经济学博士,彭三为迎奥算了一笔经济账:“奥运会期间,将有众多国内外运动员、教练员、新闻媒体记者等来到河西,这将是宣传展示河西的一次好机会。我相信,奥运圣火的传递和奥运盛会的成功举办,将为我们创造难得的发展机遇。河西区将好好把握住北京奥运会的契机,大力发展奥运经济,促进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购物消费等传统服务业水平,培育扶持区域产品和服务品牌进入奥运经济市场链条。同时,我们要瞄准国内外500强企业和经济发达地区,围绕功能区规划和产业定位,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迎奥道路过我家·河西篇
作为奥运场馆以外运动员、来宾最聚集的区域,河西区承担的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任务非常重。工程共涉及紫金山路、宾水道、友谊路、吴家窑大街、卫津南路、马场道6条奥运火炬传递线和乐园道、围堤道、解放南路等9条迎奥重点道路,以及天塔、银河广场两个重点地区。河西区在施工中,突出提升城市品位,实现一路一景,体现明快、简洁、大气的特色。
迎奥·道路
道路整修“个性”十足
沿线建筑集体“变身”
昨天中午,天津中贸国旅的导游杨迪带领一个江苏旅游团来到解放南路参观。虽然以前曾经多次带团来过这里,可整修后解放南路沿线建筑的巨大变化,还是让杨迪吃惊不小。有关部门对建筑立面的整修延续了欧式古典建筑风格,在现有建筑上增加了大量古典花饰,并对建筑门窗、外墙等进行了重新改造装饰,通过拉缝、贴石材等工艺,达到整修如故的效果。杨迪边走边向游客们做着讲解。她说:“变化太大了,连我这个本土导游都快不认识了。”
据了解,在此次迎奥运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中,河西区针对不同地区的功能定位和区域特色,量身打造不同的整修方案。比如,东南半环快速路的整体风格主要采用了浅灰色和白色两种色调,体现出本市迎宾线独特的风韵,并与相连的友谊路形成风格上的统一。而天塔地区在单元住宅整修中,多以淡雅、明快的色彩为基调,增强了建筑物的立体感,使人们通过色彩的变化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迎奥·河道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打造水文绿化景观
除了道路整修,河西区对于河道的改造也是“高标准,严要求”。长泰河周边原来又脏又乱,但经过此次河道治理,这里的环境有了明显改观,这让周边的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退休教师刘淑琴奶奶亲眼见证了河道的变化,为此,她特意用16个字形容如今长泰河两岸的风景: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一季有色。
据河西区园林局负责人王洪泉介绍,此次全区二级河道绿化改造以天圆地方广场、公仆园等18处节点作为重点绿化景观点位。尤其是在复兴河平津战役突破口的改造过程中,对原有雕塑进行提升,通过运用底座造型、石材选料、植物搭配、色调选择等多重设计元素,在增强景观文化意境的同时,烘托出浓重的历史感,让人们在休闲的氛围中感怀历史岁月。
迎奥·公园
新建大型开放式公园
居民家门口建“绿肺”
在宾水南里已经住了十多年的老奶奶杨敬,一直觉得体北是个特别适合居住的地方。不久前,就在离杨奶奶家不远的友谊路与乐园道交口,新建了占地5万多平方米的友谊公园,这可乐坏了杨奶奶。如今,她逢人便说:“我们家门口有一片大‘绿肺’,现在就是给我一套别墅,我都不搬家了。”
友谊公园是个开放式公园,公园整体设计以《诗经》“风雅颂”为主题,将整体布局分为三个岛屿。采用亭、桥、溪、路作为三个岛屿的过渡空间,使整个公园连为一体,明显提升了友谊路地区的绿化景观效果,为市民营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绿地休闲空间。
此外,解放南园也是今年河西区园林改造的重点项目。王洪泉告诉记者:“解放南园的改造提升,在设计中坚持历史文脉传承与时代创新相融合的理念,在尽量保留园内原有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解放南路德式风情区的整体环境,彰显出欧洲新古典主义的园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