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方网消息(记者吴宏 通讯员马蜻 质宣):为保证北京奥运会安全顺利举办,天津市质监局把食品安全监管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全力确保奥运期间食品安全。
据了解,为确保本市定点供奥食品100%安全达标,市质监局从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到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建设、从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到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构建、从奥运食品赛前监控到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以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市质监局制定并印发了《定点供应奥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案》、《定点供应奥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保障工作规范》、《定点供应奥运食品生产企业驻厂监管工作规范》、《定点供应奥运生产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落实了监管责任。使涉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了环环有监控、步步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是驻厂监管,及时处置。自5月起,市质监局向供奥食品企业派驻驻厂监管人员,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管。驻厂监管人员从企业原材料的采购开始认真核实供应商资质、查看相关票证和供应商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在确认无问题后督促企业对原材料进行分类码放。在生产环节的监管上,驻厂监管人员重点查看各环节的生产记录,以确保操作人员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和按标准投放辅料等。在成品生产出来后,驻厂监管人员一方面监督企业进行自检,另一方面由指定检验机构进行批批检验,在对检验报告核实无质量问题后确认该批产品合格准予入库。在产品发货前,驻厂监管人员到现场再次核对该批货品是否检验合格,经确认后准许装车运输。通过对企业生产条件、质量保证能力、原辅材料采购、过程控制、产品检验等环节实施全面监管,全面掌握了企业的供奥产品种类、数量及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做到了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三是突出重点,抓好整治。将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从原辅料采购、运输、进厂检验等各环节作为整治重点,将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景区、交通干线沿线的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作为重点整治区域和企业,将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等作为重点整治对象,通过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食品的监管,建立健全了生产加工企业原辅料进货台账、销售台账、储存、运输等食品全过程监管链条,完善了食品安全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确保了本市涉奥食品100%安全达标。
截至目前,本市奥运定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已陆续供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