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随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践行《公约》《守则》成为市民自觉行动。连日来,赛场内外、商场车站、大街小巷,津城处处洋溢着友爱互助的文明新风。
赛场内,志愿者是最美丽天使
“水滴”里,一位澳大利亚妈妈焦急的神情引起了志愿者张全的注意,他迎上前去。“我找不到我儿子了,我简直要疯了!”这位妈妈叫杰西卡,同15岁的儿子迪奥一同来中国看奥运。当天,迪奥作为外国音乐团的演员,参加演出后随团赶赴“水滴”,母子约好在此会合。但杰西卡到“水滴”后,却找不到儿子。张全一圈又一圈地奔走,终于把小迪奥带到杰西卡身边。杰西卡紧紧搂着张全,给了他一个家人般的吻。
记者在赛场内看到,许多外国宾朋拉着志愿者合影,说他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天使。
赛场外,全力送外宾赶火车
天津美术学院2006级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史者是名志愿者。8月7日晚上十点多钟,结束了一天的服务,史者骑车回校,途中看到了难忘的一幕:在天塔附近一群市民围着十多个荷兰球迷,一个在厦门上大学的天津女孩,正用英语给荷兰球迷当翻译。原来,荷兰球迷是从北京来津专程看球的,已买好晚上的返程票,可打不着出租车,很多市民热心地出着主意。距末班火车还有不足20分钟,大家向110求助。在民警帮助下,4辆出租车闻讯赶来。警车在前开道,车队随后疾驰,在末班车开车前1分钟,把荷兰球迷送上了车。
小区里,天津人这样支持奥运
“奥运是国家的奥运,也是咱老百姓的奥运,不随地吐痰、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与邻里和睦相处,也算咱支持奥运。”昨天上午,在南开区炮台庄社区汇福华庭小区里,61岁的韩文杰老人笑着说。韩文杰每天都把小区里的垃圾箱等公共设施擦拭得干干净净,还自掏腰包给小区里喷药灭蚊蝇。江都路街如皋里社区年逾古稀的贾维义老人,连日来拉长了遛早遛晚的时间,为的是给外国或外地游客指路。排队不加塞,车上让个座,文明行为已成为市民的良好习惯,这也是参与奥运、服务奥运、奉献奥运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