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3年,张颖老师担任高一15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普通慢班。通过平时观察,她发现该班的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所以对班内的特困生,就没太在意。随后,在期中考试以后的一个晚上,张老师接到了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她以为是家长了解最近学生在学校表现的普通电话,没想到这个电话竟打了1个多小时。
张颖老师真是没想到刘珊同学的家庭是如此困难。刘珊同学的父母常年患病。父亲前年刚做完癌细胞切除手术,今年身体刚刚恢复。为了给父亲治病,她的母亲拼命挣钱;而她的母亲又有先天性心脏病和肾病,身体也累垮了,并且家里还欠下1万多块钱债务,刘珊的姐姐看到家里的状况,小学刚毕业就辍学,到外面打工,替家里还钱。当时她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英语竞赛曾获全市一等奖,但贫困的家庭迫使她不得不放弃学业。为了不影响要参加中考的刘珊,全家都没有对刘珊说出家庭的困难情况。懂事的刘珊没有辜负家长的期望被一百中学录取,接下来全家就为刘珊的学费发愁,最后通过东拼西凑借到1年的学费,没有耽误刘珊的学业;刘珊自己也发誓在百中每一天都要踏踏实实、认真度过。可能由于自己的压力过大,两次新高一考试都考得不理想,产生了退学的念头,所以,家长打来电话让张老师跟刘珊谈谈。家长一直强调再困难也要供她上学。张老师问家长为什么不向学校申请特困生补助呢?家长无奈地回答:为了不让孩子受到歧视的眼光,并且刘珊也不知道家里的真实状况。刘珊也很懂事,为了省钱,每天早点不吃,晚上回家帮妈妈干家务,直到很晚才拿出书来看书写作业。再加之营养不够,身体很瘦弱,而她却骗人说是为了减肥。听到这里,张颖老师流下了眼泪。
转天早上,张老师买了一份早点,在上课之前交到刘珊的手中。她跟刘珊说身体是本钱,没有好的身体,拿什么去竞争。你是家里的希望,你的幸福快乐就是全家人的幸福。从此以后,张老师每天早晨都为刘珊准备一份早点,平时为她准备一些面包、饼干和糖之类的东西。在接触中,张老师发现刘珊的自卑心理很严重,害怕同学知道她的情况。张老师跟她讲,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经历,小时候吃得苦越多,经历得越多,长大以后所具备的能力就越强。这才消除了刘珊的自卑情绪,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了很大改变,人也变得开朗多了,在班里曾经考过前五名。为了激励刘珊在期末考试中考出更好的成绩,张老师买了一个有记念意义的本子,写上鼓励的话语,并用一张100元钱纸币折出一颗心的形状,送给刘珊。自此她学习更加努力了,最终刘珊以优异的成绩升入高三年级。由于高三试卷较综合,所以刘珊的考试成绩均不佳,心理压力很大,甚至想离家出走。通过张老师和心理专家分别给她做工作,消除了不想回家、不想高考的念头。最终在2006年高考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师范大学软件工程系。但在暑期,全家人都为她的学费而犯了难。家里只能靠着父亲每月500元钱过日子,到哪筹集五六千块钱呢?张颖老师带她找到百中特困生部,筹到一部分钱;也带她找到师大的学生会,办理了助学贷款。张老师陪同刘珊到师大报到,并给她留下500元钱。
通过高中3年的磨难,刘珊已经长大了,成熟稳重了,并且脾气改变了很多,看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也不极端了。通过这件事,张颖老师感到:精神上的鼓励和支持较之经济上的帮助,对刘珊的健康成长意义更大。张老师决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对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给予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