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刘树华,女,1963年10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红桥区教育中心中学英语学科教研员。2004年获天津市教委举办的第五届中学“双优课”学科教师指导奖,2007年度天津市优秀教师,2007年获“天津教育十大年度人物”。
她从教24年来始终奉行启功老先生所说的“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的人生信条,踏踏实实,勤于耕耘,曾获得区级学科带头人、市级优秀党员、市级优秀教师等称号。
严以律己,淡泊名利
记得初踏讲台之时,她担任的是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授课工作,面对没有教材、学员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她自己动手自编英语精读、泛读及听说材料,颇受老师们的欢迎。除了担任中小学的继续教育以及初中英语教研工作之外,数年来她还坚持在中心的培训部负责剑桥少儿英语的组织及授课工作,这期间有许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她,要以高薪聘任她去兼任家教或其它的课外辅导班,在职责和利益面前,她选择了前者,因为她深知作为一名教研员,她的职责是研究、指导和服务于基层学校,因此不仅要把握好各级各类命题的质量关,还要时刻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带领的是全区的教师,我的行为是带有示范性的”,因此在利益面前她严格把握自己,不被物欲冲昏头脑。时刻谨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牢记责任,不断创新
自担任教研员工作以来她不断地充实自己,参加了师大举办的研究生课程班及市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学习,在此期间还同全市的骨干教师一道到南方做了教学情况考察并出版了考察报告论文集。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市其他区县的教学情况,她带领教师分别走访了东丽、蓟县、河西、大港等地区并参与了初、高中的听课、评课等教学研讨活动,为了对外宣传我区,她还邀请了其它区县的骨干教师到我区三中听取了初中英语优化课堂教学研讨课,并荣获了他们所赠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教法”字样的锦旗。通过学习和研讨,她确立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并先后撰写了论文《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与策略初探》及《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在市双成果评比过程中都获得了奖项。近几年来她还参与出版了《中考试题分类评析与预测》、《初中英语标准化测试与分析》等著作,通过学习和研讨,使自己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专业上都有所提高,对教研工作起到了促进和指导的作用。
服从大局,勇挑重担
对于每一个从事外语教学的教师来说能够到说英语的国家走一走、看一看,同外国人交流、实践一下语言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但当机会终于在2006年暑假来临的时候却偏偏赶上她要动手术,由于种种原因单位实在派不出别人,校长找到她说:“这是咱们区第一次往外派老师,作为教育中心得有人来承担这项工作,不然就会影响对全区的指导。”“没问题。”她欣然接受了任务并推掉了已安排好的手术,圆满地完成了在澳大利亚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和学习,回来之后又马不停蹄地投入到新学期的准备工作中,并将异域的风俗文化以及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全面地向一线教师进行了介绍,开阔了教师们的眼界。在了解国外教育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地反思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更加积极地投身到教改当中。
克服自我,坚守岗位
教研员这个岗位的工作除了下校调研,了解基层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外,即使是在假期也还要有针对毕业班的下校听课、新课程培训、参加市教研并准备区教研等活动,一再耽搁的疾病使她不得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治疗,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整体工作,躺在病床上的她,强忍着身体的极度不适按时完成了试卷的命制和校对,为此不知挨了护士的多少批评,并在爱人的帮助下完成了试卷的录音工作,许多老师都说没有想到考试的带子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录制的。在她看来作为一名教师要忠实地履行职责,就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岗位上工作一天就要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
立足服务,甘为人梯
作为一名教研员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她想的更多的是如何为青年教师搭设舞台,使他们尽快的成长。有一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业务比较扎实,但教学经验欠缺,她就不厌其烦地听她的课,课后与她及时交流和沟通,使其很快进入了角色,并成功地在全区做了观摩研讨课,之后又在全市新课程的教学展示活动中获得了专家的首肯及同行的好评,但就是在这节市级优秀课的教案上指导老师一栏并没有注上刘树华老师的名字,当这位老师不好意思地找到她向她道歉时,她只是微微一笑,“那些都是虚的,只有你们都成功了才是对我最好的回报。”因为她深知在这个岗位上,统领全局为教师服务是教研员的天职,培养青年教师是教研员的职责。在教研工作中,她更是苦思如何拓宽教研渠道,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有针对性地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初中各个年级她积极开展了优化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等观摩研讨活动。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为落实和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造优秀教师队伍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她就是这样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教育战线上的普通一员。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宏伟事业,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丰功伟绩”,有的只是教书育人的琐琐碎碎、平平凡凡,她所追求的也只是“起始于辛劳,收结于平淡”的一种境界,因为她清楚她选择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