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孙鸿毅,男,1968年11月出生,党员,本科学历,红桥区教育中心教研员。曾于2005年获红桥区“人民满意的好教师”称号,2006年区教育局评为第三届名教师。
孙鸿毅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章和党的十七大报告,牢记“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质量意识和科学发展观,以模范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他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区职业底线的要求,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教研员这个岗位上牢记“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责,努力从自身实力与人格魅力上下工夫,提高教研活动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学科的凝聚力。
一、认真学习,引领带动,以教师发展为本
2006年秋季起天津高中的课改全面铺开,抓好高一年级是本学期的重点工作。2006年6月24日至7月3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研修。05-06学年度第二学期起应市教研室物理室的聘请作为新教材必修一市级配套教材《学习质量检测》的编委之一,编写高中物理的重点章节《牛顿运动定律》,并在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暑假物理学科市级培训中担任了教材分析的主讲之一,并进一步完成市内六区《学习测评》的编写工作。通过提前学习新教材、参加教育部的研修,与市教研员和两位特级教师的交流,使她对物理的高中新课程有了全面的理解,在组织高一活动中有了充分的准备,2007年4月19日在五十一中学,推出张惠老师的探究课向全市展示我区教改成果,她就《曲线运动》一章再一次做全市教学指导。
教学仪器的更新是课改实施不可忽视的环节,从2005年起她积极配合区设备站将传感器引入我区,并成功组织召开“红桥区传感器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会”,同时向全区推出民族中学和五十一中共两节以传感器为实验依托的区级展示课,让全区教师感受新课程,尽快转变思想,加快我区课改的步伐。
由于高中物理教师35岁以下人员占到高中教师总数的87%,教师的年轻化,让她感到的职责之一就是引领带动教师思想的年轻化,把青年教师的发展作为工作重点之一。她紧紧盯住各类国家和市级比赛,积极指导并推荐青年教师参加,从2005年起她指导的三中丁涛作全市展示并获第二届天津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一等奖,第五中学李琪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比赛,获一等奖,五十一中白红印和八十中学王世秋老师获市级整合及录像课二等奖等等。
二、全面规划,合理安排,在创新中求发展
校本教研的提出是新教育观念在学校实施的具体体现,立足学校,立足本校学生,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最优化发展,是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倡导课堂主渠道作用,并要求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因此以课堂教学为窗口,以集备组推进为目的的教研活动从2005年秋季展开,她以集备组长为中心开展一节好课的思考活动,教研以章节为内容,集备组长做教材分析,组内一名青年教师做公开课,全区相关年级教师参加,写出课后分析,听课反思,集中点评。这样既按照进度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常规内容——教材分析的正常进行,又赋予其生命力,让全体教师通过实际教学,体验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双方面问题,学优点,找问题,领会学科德育的渗透。本活动在全区13所高中校的10所学校(除北门东、育英和瑞景,因校舍或路途远)巡回开展,本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大力支持,由于在中心是一个年级的活动,到学校甚至是全学科组的活动,拉近了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距离,加强了相互之间的合作和沟通。每一次活动是集备组的整体活动,每一节课都是集体的智慧,每一个教材分析都显现集备组长的能力,由于老师们的大力配合,这样开展活动达到了以下目的:(1)以集备组联系学科组,以学科组推进校本教研,(2)发现优秀教师,变一人优势为集体优势,资源共享,团结进步,(3)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几次活动下来,全区同年级的老师们彼此熟悉了,也让学校领导对物理组有了新的发现。
05年起她参加编写和修订市教研室配套教材4本书,完成市内6区新课程配套练习三部分的编写,因质量高受到全市老师们的好评。
2005-2007年度她完成了国家级课题“课程改革倡导的教育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结题工作,论文“在教研活动中提升物理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的调查和研究”和“数字化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与思考”获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天津市“双成果”二等奖,论文“浅谈物理探究式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相互融合”获天津市首届创新论文评比二等奖,论文“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情感”和“以数字化实验推进高中物理教学”获2005年和2007年天津市物理学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团结老师们,让教育中心的物理室成为全区物理教师工作交流的温馨场所,力争发现每个教师的闪光点,变一人优势为集体优势,让每一位物理教师在集体的协作中成为学校的骨干和社会的名师”——这是她的工作目标。为了这一目标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