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伍,男,41岁,中共党员,高中文化,天津市衡器公司下岗职工。新学期刚开始,一名中等身材穿着朴实的中年人出现在了银行的电汇处,为福建一名刚走入大学校门的特困生汇去了3000元学费,他就是下岗的转业军人——高伍。6年来,他共资助了30名特困生,见证了他普通却让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高伍出生于湖北省应山县。19岁应征入伍,刚当上新兵38天就义无反顾地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成了一名“猫耳洞人”。在枪林弹雨里,在高度紧张中,完成任务之余,心底思念的就是远方的亲人。
一天,高伍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信,是一名素不相识的小学生寄来的,简洁的祝福、稚嫩的鼓励深深打动了高伍。此后,他不断收到全国各地学生的来信和礼物,并尽量给每位学生回信,讲述前线战场情形,激励他们立志成才。至今他还保留着200多封学生写给他的信。这种艰苦环境下的心灵交流,是一种精神支撑,是一种前进力量。从此,高伍与这些学生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老山前线,他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受嘉奖五次,并被党支部火线吸收为中共党员。在1990年北京军区大比武中,他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并受到江泽民、李鹏、杨尚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91年,高伍转业后被分配到天津衡器公司上班。他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乐于助人,深得同事们的好评。1993年,高伍和爱人先后下岗,他摆过地摊,卖过早点,打过零工,养过猪。再苦再难的日子,他都没有向别人提起过。
2001年,高伍偶然听一个朋友谈起,南河镇有一个男孩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没有着落,连学费都交不起。晚上回家后,高伍反复思量,挺好的一个孩子不能因为交不起学费而被耽误,他决定资助男孩上学。第二天早晨,他就骑着车子找到了男孩的家里,送去了学费,孩子与奶奶二人喜极而泣。如今,这名男孩已经考上了南方某所大学。还有一次,他得知家住杨柳青13街的一个女孩,父亲去世了,母亲下岗了,生活都成了难题,更没有孩子上学的学费了。当即他就去了孩子的学校,为孩子交上了学费,而且每月定期给孩子100元钱。
后来,高伍又主动找到杨柳青一个中学,向校方表达了支助生活困难学生的想法,得到学校的感谢和支持。虽然自身的生活已经很拮据,他还是坚持每年拿出3000元,通过学校,不留姓名地把钱交到特困生的手中。就这样,高伍资助的学生越来越多。几年来,高伍为特困生资助学费共3万多元,被他资助过的学生有30多名,已有10名学生顺利地考入了大学。有2名学生通过多方查寻,找到了他,为高伍送去了1面锦旗。2007年高伍又资助4名特困生,高伍说,他会继续坚持下去,如果将来经济条件好了,还会拿出更多的钱去帮助困难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