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记者从滨海新区有关部门获悉,作为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点举措,未来3年时间里,新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陆续启动建设,主要涉及道路交通、能源、水资源、环境综合整治等四大系统工程。据统计,项目总投资将超过3000亿元。
在道路交通方面,滨海新区将进一步提升海空两港功能,打通区域铁路、公路大通道,形成区域一体化大交通体系,构建快捷、科学、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其中,对外交通,将加快推进海滨大道、国道112线、塘承、津汕、津宁、津港高速等工程,形成10条对外运输通道。提升码头、航道、跑道、航站楼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实现新区整体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与空港旅客进出量,分别超过1200万标箱与800万人次。对内交通,将加快建设城市交通网络主骨架,启动津滨轻轨北延至中新生态城、西延至天津站等轨道交通工程,结合中央大道等快速路建设,发展快速公交,提高新区公交运行管理水平,将公交出行比例由现状10%提高到20%以上。
在能源方面,滨海新区将积极推动能源集约化工程,重点建设北疆电厂、北塘热电厂、南疆热电厂以及建设芦台、板桥等500千伏及220千伏变电站和相关线网,将220千伏网架主变容量由460万千伏安提高到1100万千伏安,使电网输变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通过热电厂建设,将区域供热能力提高到6900兆瓦,热电联产和清洁能源供热比例由28%提高到50%,集中供热率由75%达到100%,实现供热系统由城区向城市周边的转移。逐步取代目前资源利用率低、分散在城区的60余座小型燃煤锅炉房,使新区的能源清洁度和使用效率都得到提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进一步减少,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在水资源回收利用方面,滨海新区将重点实施建设津滨水厂、扩建开发区水厂、海水淡化厂和供水干网等项目。实现多种水资源联合供给,总供水能力提高至190万立方米/日,保障用水增长需要。同时,加快开发区、临港工业区等18座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使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47万立方米/日,并配套建设相应再生水厂,实现排水系统对建成区的全覆盖。
在环境综合整治方面,进一步巩固完善现已取得“三迎”阶段性成果,搞好秋植和春植,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管理的长效机制。针对滨海新区盐碱缺水的实际,寻求“花钱少、见效快、长远受益”的治理方式,把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