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本市国展中心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在现场,记者发现不少外省市应届毕业生来津寻找就业机会,许多毕业生都把目光聚焦在滨海新区大中型企业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金融危机带来的职场“寒流”,使2009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受职场“寒流”影响的还有已就业的往届大学毕业生,曾经爱跳槽的他们开始珍惜眼前的工作。近日,一家权威招聘机构发布的网络调查显示,与前两年相比,大学生放弃第一份工作跳槽的活跃度开始降低,毕业一年内频繁跳槽的大学生仅占一成。
跳槽“活跃度”降低
调查显示,2006年和2007年的毕业生中,有57%和55%的毕业生还在做第一份工作。数据显示,2006年毕业的大学生有21.4%的人一年内就换掉了第一份工作,2007年毕业的大学生不到一年就换工作的比例达到了三成。2008年毕业至今的大学生却只有一成换了工作。从离职的原因来看,认为没有发展空间的比例最高,达39.1%;其次认为薪酬太低,占15%左右;第三是当初就没打算长干,比例为14.8%。
过半大学生到民企就业
调查显示,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在民营企业的占52.6%,在国有企业的占16.2%,在三资企业的为13.5%。2006年—2008年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依然是民营企业为主。另外,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大中型民营企业增多,民营企业需求人才多也是大学生进入民营企业就职的因素。
网络招聘成就业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还显示,近三成职场人表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通过网络招聘找到的,具体比例为27.8%,其次为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分别为18.9%和17.4%。这三年的具体数据显示,网络招聘在大学生就业途径中的比例在2008年增长了约9%。
专业人士提醒:网络招聘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网站为聚拢人气,发布一些过期岗位或虚假信息,也有一些求职者的求职简历不够真实,这些都给网络招聘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为此,许多求职者建议,设立专门机构或组织对招聘信息的真实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