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发病情况呈三大特点
-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61%
-11个月发现210例HIV感染者
应对-艾滋病监测网覆盖全市
-每年监测各类人群超50万
-明年启用首个吸毒
人群治疗试点今天是第21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是“遏制艾滋,履行承诺”。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2008年截至11月份,本市已报告21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4.61%。虽然总体来说,本市目前仍处于全国艾滋病低流行地区,但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全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
本市发病情况呈三大特点本市自199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08年11月份,全市累计报告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71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1例,死亡31例。在累计发现的感染者中,本市籍305例,占42.8%。
从报告分析来看,本市艾滋病疫情有以下特点:一是在总体上仍呈低流行态势,在全国也属于低流行地区,但近几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发病人数均呈较快增长趋势,近四年来每年平均增长20%—30%;二是从感染途径来看,经性传播与静脉注射吸毒传播占有较大比例,经性传播感染占总感染者达46.7%,静脉注射吸毒感染则占26.67%。而其中同性性传播占性途径传播的64.3%,由于这部分人群大多也有异性性伴侣或合法配偶,所以存在由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三是从发病年龄来看,以青壮年为主,20-50岁的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的90%以上。
免费为86名艾滋病病人治疗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本市已累计免费为86名艾滋病病人实施了抗病毒治疗和2例母婴传播的阻断。同时,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免费进行病情进展情况的检测,以密切关注患病和治疗情况。针对有商业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的这些高危人群,积极开展免费咨询检测,大量发放安全用品,普及预防知识,最大限度地控制传播隐患;还针对吸毒人群,积极推进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
首个吸毒人群治疗试点明年启用本市首个针对吸毒人群的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试点已基本筹建完毕,待有关部门验收后明年初可正式启用。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点的设立对于有效控制海洛因成瘾者毒品滥用和艾滋病经吸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和显著效果。此外,为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加大了血液管理力度,本市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达到100%,采供血机构设置进一步得到了规范。
艾滋病监测网覆盖全市近年来,本市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加大筛查力度、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强化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健康干预,以最大限度地发现并控制传染源,有效阻断传播途径。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1个艾滋病确认中心实验室、1个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共建立了艾滋病筛查实验室109个、建立了4个国家级艾滋病监测哨点、10个市级哨点,全市设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点19个(分布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各区县卫生防病站),形成了覆盖全市的艾滋病监测网络。
每年监测各类人群超50万自2005年以来,市政府累计投入艾滋病监测筛查专项经费近2000万元,本着“以高危人群为主、严把用血安全关”的原则,每年逐步扩大针对有商业性性行为者、同性性行为者、吸贩毒人员、劳教和劳改人员等艾滋病重点和高危人群的监测检测工作。同时,为保护健康人群,坚持在医疗机构开展针对手术前、输血前、有创检查前、孕前和孕产妇等一般人群的监测筛查工作,平均每年开展各类人群监测在50万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