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日前,本报对“新技术烦恼”的连续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反响。对于如何看待新技术,近日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赵万里教授和市信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从多种角度做出了结论。
赵万里教授表示,面对新技术烦恼,市民还是应该理性对待。新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是两面的,只不过我们对老的技术的两面性影响已经适应,或者找到了扬长避短的方法;而新技术我们还未来得及适应,或者还没有找到扬长避短的方法。当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迅速被发明并被应用,我们的不适应就会被放大。
赵万里教授也表示,目前一些新技术带来的问题和烦恼,既和使用者的个人素质有关,也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有关。对个人来说,首先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其实任何技术犯罪或骚扰,都是利用我们日常生活和日常工作的非技术要素实施的。许多问题是我们“不小心”造成的,需要多一些自我防护的意识和措施,不给犯罪分子或骚扰者可乘之机。其次,要学会运用现有法律手段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最后,应该对新技术的应用抱有平常心,不要因为一种新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问题而心生恐惧,更无需拒绝新技术带给我们的好处和便利。
市信息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也重申,最近针对新技术给市民带来的烦恼,国家已逐步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用以规范新技术安全。如个人在网络上发布不当软件、非法篡改他人数据资料、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等行为都属于违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处以高额罚款,甚至承担刑事责任。目前在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刑法、民法中也都陆续增补了针对信息技术犯罪,保护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规定。绿色上网过滤软件等官方技术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技术的负面影响。企业、政府部门、学校、媒体等工作组织的信息制度建设,也都在不断完善过程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就会适应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