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昨日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本市通过保岗位、保就业、保收入,努力减少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本市退休人员和在职职工的收入不断提高,社会从业人员达到647万人的历史最高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悉,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本市的就业规模仍不断扩大。社会从业人员达到647万人的历史最高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本市就业困难群体得到有效帮扶。通过综合运用工资性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免费培训等政策,帮扶1.86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零就业家庭安置保持动态为零,其他困难群体就业率在80%以上。目前,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达4.4万人,灵活就业享受社会保险补贴12.5万人,全年支出补贴资金6.8亿元。
七成以上常住人口享医保
目前,本市已经形成了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城镇职工、农籍职工、在津务工人员、台港澳和外国在津工作人员等四类职工的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90万人参保。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51万农村老年人按月领取生活费补贴。完成了开发区、塘沽区医疗保险制度与全市的并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顺利移交劳动保障部门管理。目前,医疗保障覆盖城乡人口超过8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72.3%。
本市社会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实施新“三年连调”,为116万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增发养老金130元,人均达到1200元。企业退休人员185元的取暖费由企业发放纳入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发放,减轻企业2.2亿元负担。3万名没有医保的企业退休职工全部纳入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救助标准上线由20万元提高到25万元,失业保险金由420元提高到520元,工伤和生育保险待遇大幅提高。
职工福利待遇建随调机制
目前,本市建立了全市职工平均工资发布和工资保险福利待遇正常调整制度,防暑降温费、中夜班津贴、丧葬费等多年未调整的工资福利待遇大幅提高,并形成了与职工平均工资挂钩的随调机制。去年实施的《天津市工资集体协商办法》和《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的指导意见》,使工资指导线基准线由14%提高到15%。
本市目前已全面完成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去年全年新签劳动合同47.2万人,同比增长10.2%,新签和续签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人数同比增长69.7%。
从业人员647万人.他们的月收入是多少为什么没有.30天每天平均多少钱为什么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