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环渤海区域人才智力交流洽谈会于昨天结束,此次招聘会上,来自本市及吉林、辽宁、山东等省市的1000多家用人单位带来了1.2万个职位,吸引了4万余名求职者。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受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招揽人才的态度“冷热不均”,招聘门槛也是“有升有降”。
基建行业
4万亿投资刺激发展
人才待遇可适当提高
记者在现场看到,外省市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相对较低,学历方面以大专以上为主,要求的工作经验年限也多在1-2年。辽宁锦州的渤海建设工程集团人事部门的负责人陈小姐告诉记者,集团准备在天津招聘路桥工程、水下工程的施工及技术人员。“这类人才在本土不太好招,所以到天津来试试。”谈到金融危机对集团的影响,陈小姐认为,从某种角度说,金融危机对集团这样的民营企业来说反倒提供了发展契机。“我们是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相关计划,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只要招到的人才符合我们的硬性条件,待遇方面我们可以适当提高。”
职场专家解释说,国家刺激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将直接带来高速公路、铁路基建、机械、路桥公司、电网设备制造、水利工程、钢材等行业的高速发展,有志于投身此类行业的求职者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房地产行业
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坚持招聘门槛不降低
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带来的利好局面,房地产行业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但并没有因此降低招聘门槛。本市某大型房地产公司希望招到研发、审计及安装预算等方面的管理型人才,他们坚守相关专业本科毕业、工作经验5-10年的从业门槛。公司人力资源经理介绍,今年的招聘职位条件与去年并无太大变化,行业的整体情况决定了企业的用人标准不可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