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让百姓吃好保农民增收
天津市今年建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俊滨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今年本市将建设近百个蔬菜、水产品养殖及畜牧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在促进农村地区保增长、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为百姓提供数量更多、品种更全、质量更高的肉、菜、奶、蛋、水产品等,改善老百姓的营养结构,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
据介绍,本市将新建生猪、奶牛种业基地等20个现代畜牧园区,力争年内肉类总产量达到35万吨。继续建设一批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水平畜禽生产基地,年内禽蛋产量达21.5万吨,奶类产量达69万吨。
加快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今年再建13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使全市垂钓面积发展到1.2万亩,确保全年总量36万吨的各类鲜活水产品上市。
今年建设10万亩蔬菜基地,加快建设16个蔬菜产地交易市场,蔬菜总产量达到450万吨以上。
张俊滨说,建设现代农业生产基地,不仅要让百姓吃得好,还要吃得安全、吃得放心。为确保食品安全,本市将加大对蔬菜、肉蛋等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同时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抓好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
优质肉禽蛋奶丰富百姓餐桌
天津市今年新建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俊滨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本市今年将新建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启动生猪、奶牛种业基地等项目,年内肉类总产量35万吨。通过加快建设生态型、集约型、效益型现代畜牧业,让百姓吃到更多更好的肉禽蛋奶。
张俊滨说,新建的20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园区包括:生猪9个、奶牛6个、肉鸡2个、蛋鸡3个。今年要在全市继续建设一批设施化、标准化、规模化的高水平畜禽生产基地,整体生产水平提高10%以上。为促进和保证上述基地建设,本市将确保生猪、奶牛良种补贴等各项基本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加快推进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天津市全面加快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
建“养殖工厂”“海洋牧场”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俊滨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今年渔业部门将加快都市型现代渔业发展,总量36万吨的各类鲜活水产品将于年内上市。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再建13个优势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实现经济效益3000万元。新建工厂化养殖4万平方米至5万平方米,使全市的垂钓面积发展到1.2万亩。启动淡水和海水良种种业基地建设,推进养殖池塘标准化工程。计划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6亿尾以上。同时,年内启动首期工程5.6平方公里礁区建设,实施“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
市民吃蔬菜更全更新鲜
新建10万亩蔬菜基地16个产地交易市场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俊滨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今年将投资22.5亿元,新建10万亩蔬菜基地,同时蔬菜播种面积达150万亩,年内总产量在450万吨以上,让百姓吃上数量多、品种全、质量高的新鲜蔬菜。
张俊滨说,今年本市将加快优质高效蔬菜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基地内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所占比例超过80%。建设一批蔬菜规模化种植业设施产业带。与此同时,今年本市还将加快建设16个蔬菜产地交易市场。这些市场建成使用后,津郊蔬菜基地与销售终端实现无缝对接,市民可在第一时间吃上新鲜蔬菜。
强化疫病防控保障食品安全
确保本市禽畜免疫密度达100%
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代表、市委农工委书记、市农委主任张俊滨今天上午向记者透露,今年本市将全面强化以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为保障百姓食品安全,抓好禽流感等4类疫病防控工作,免疫密度确保达到100%。
张俊滨说,本市今年继续加大疫情测报频次和覆盖范围,启动疫情风险评估工作,强化疫情预警预报,推进防控关口前移,强化人畜共患病防控,对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实行免费强制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