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亮剑,在危机重压之下
——西青开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升实力求突破
10个项目,先期投资超过了5亿元,这是今年一季度西青开发区一个招商部的业绩;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机床展、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力设备及发电机组展,天津第十六届贸易投资洽谈会,第十三届上海国际汽车展览会——这是四月份另一个招商部门的出访计划……
在赛达国际工业城建设工地,西青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启阁头戴安全帽,巡视着工程进度。谈到当前的经济形势,他深有感触:“应对这场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需要有一种智慧,那就是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以科学的精神,作出科学的决策。”作为西青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发区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背景下主动出击,敢于“亮剑”,提升竞争力,今年一季度工业项目合同外资额同比增长20%。
亮出“调整”之剑:
优化产业结构打造特色外资聚集区
用“拣到篮子里都是菜”的思路,当经历了初期的繁荣之后,就成为很多开发区“成长的烦恼”。招什么样的商?引什么样的资?西青开发区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得到这样的启示:高水平、可持续发展的背后必须有高质量的产业、项目作支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思路上进行调整。
近两年来,西青开发区紧跟世界潮流,逐渐向光电子、软件研发、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拓展,逆势而上,引进了世界风力发电巨头——歌美飒、空客配套项目——美国赫氏复材、国内动漫巨子——逗逗卡通传媒等一批优质项目,填补了西青开发区的产业空白,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以我为主、提高门槛、挑商选商”成了西青开发区主观上的必然选择,即便是在当前中外企业投资放缓、引资局面紧张的情况下也丝毫没有动摇。
在采访中,西青开发区提供了一张入区企业的统计名单,细数所有企业,电子信息、汽车配套、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企业达到了160家,构成了开发区的三大支柱产业,累计吸引投资超过54亿美元,开发区近八成的产值都是由这些企业提供的。今天西青开发区已成为全国单位面积引资额最多的开发区之一。
思路的调整,使开发区摆脱了低水平的重复竞争。目前电子信息产业云集了众多世界级知名企业,凸显出几大产业集群,一是以中芯国际、飞思卡尔为代表的集成电路集群;二是以松下电子、三和电机、尼吉康为代表的电子元件集群;三是以三星通信、捷普绿点、盛日通讯为代表的手机制造及配套集群;四是以起信精密、罗姆为代表的电子模具集群。此外,汽车产业形成了汽车空调、汽车转向系统和齿轮压铸、汽车装饰等四大配套部件企业群。其中电装空调为凯迪拉克、奥迪、皇冠等高档轿车和越野车提供汽车空调配套,到明年,西青开发区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中国国内最大的汽车转向泵生产基地。
亮出“创新”之剑:
大胆探索勇于实践搭建科学发展平台
为应对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西青开发区在创新招商方式。
走出去招商。去年以来,西青开发区招商部门增加到7个,将全球市场按产业和区域划分出“责任”范围,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仅今年一季度,就引进了10名包括“海归”在内的招商人才,充实到关键岗位上,实行优劳优得,多劳多得。去年招商人员到国内外招商59次,走访了2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不仅引进了一批重点项目,还收集到大量投资信息,储备了项目源。
大力推行中介招商。把外国驻华机构、商社、著名研究机构、行业协会作为招商的中介,通过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广泛了解全球投资信息。仅今年前4个月,西青开发区就开辟了招商中介40余家,目前中介招商对招商引资的贡献率达到了40%。
加快区域招商。在继续巩固原有的欧美、日韩项目以外,充分利用大陆与台湾地区“三通”的大好机会,今年加强针对台湾地区的招商引资。同时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应带动新材料、新能源和机械行业大发展的有利时机,着重引进内资新兴产业的大项目。
紧紧抓住龙头招商。抓住了龙头,就等于抓住了产业链。抓住现有的18家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一批重点项目,利用其投资链条长、配套项目多的特点,通过深入走访、联谊等形式,加强与龙头企业和其配套企业的交流,促成这些龙头项目增资增项,配套项目加速跟进。
拓展园区招商。近两年来,运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工业地产运作模式,规划启动了占地1平方公里的赛达国际工业城,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目前,该工业城发挥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聚集的优势,已引进60多家企业,其中手机配套项目占到四分之三,有近30家企业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采用园区招商的方式,西青开发区还建设了汇亚、集美、建福等标准厂房工业园,目前,西青开发区标准厂房建筑面积达到了100万平方米。
招商理念的变革和招商形式的转变,使西青开发区产生出了连锁效应和嬗变效应。去年一年,西青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比上年增长27%,增资企业达到10余家。世界500强已达到18家,投资的项目达到27个,成为华北地区世界500强投资最多的开发区之一。
亮出“服务”之剑:
软件不软硬件更强为企业营造成长之“巢”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作为企业,最怕选错了地方。西青开发区把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作为引资的重要手段。去年一年,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近7亿元,完成了友谊路延长线全线的改造,建成了大寺污水处理厂,协助电力公司完成大寺220KV变电站建设,建成了本市最大的电子信息标准厂房工业园……今年将是开发区的建设年,一大批工程相继上马,仅一季度,就完成了6平方公里服务外包区总体规划,启动了爱迪生大道工程,启动了软件园一期23.8万平方米建设,19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
为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金融危机发生后,开发区成立解困小组,深入到270多家企业调研帮难,受到企业热烈欢迎,搜集到企业反映的100多个难题,目前大部分得到了妥善解决。为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开发区成立了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的担保服务。针对区内模具企业日益增多的形势,近日又在筹备成立模具协会,为区内企业提供一个交流信息的平台。部分企业员工反映上下班不方便,开发区在四月份引进了环区公交线路,高峰时10分钟一班车,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
良好的服务增强了企业在西青开发区发展的信心。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下,西青开发区有多家企业把本来已经推迟的增资计划提前实施,使开发区今年一季度增资项目达到6个。淡季不淡,化危为机,成为西青开发区今年企业增资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