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酒驾,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然而,正是这个话题,目前正在引发一场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大讨论,随着全国集中整治酒驾行动的深入开展和因酒驾引起的交通事故屡屡被媒体曝光,人们在关注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案例同时,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总是有些人置安危于不顾,以身试法?酒驾的危害到底有多严重?
忏悔的泪水,无法改变现实
8月6日3时43分,这个时间对有30年驾龄的申全(化名)而言,就是噩梦的开始。这一刻,申全驾驶的半挂大货车在京津公路引河桥附近被一辆悬挂北京号牌的金杯车追尾,导致金杯车上两人死亡和两人受伤,原本可能无责的申全却因当时醉驾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交管部门还处以暂扣驾照6个月、罚款1000元的处罚。
8月20日,在拘留所见到申全时,提起那天的情景,他只剩下深深的自责和内疚。“按老板要求,我要运送一车盘条到引河桥,发车地就在北辰区天重路,两地相隔也就短短几公里。”申全说,因为时间富裕,路程也近,所以在8月5日深夜,便和几位朋友吃夜宵,大约喝了半斤白酒和2瓶啤酒。
“我知道自己喝酒了,就特意休息了两个多小时。8月6日2时多才从天重路驾车出发。”申全认为,自己有那么多年驾龄,喝这些酒不会影响判断。虽然当时觉得一切都好,但现在想起来,错就错在太自信、太忽视交通安全了。
金杯车上两人死亡、两人受伤入院。交警对申全抽血检测酒精时确认,他每百毫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高达165.9毫克,属严重醉驾。在交通事故责任还没有认定前,申全就进入了拘留所。
而这些对于申全而言还只是开始。交警对事故车辆检查时还发现申全驾驶的货车装载货物超出车厢,后车帮放下遮挡了尾部灯光……至于醉驾是否成为承担交通事故责任的交通违法,还要由交管部门调查结果并依法作出认定。
在拘留所里,申全每天都想妻子、女儿和老母亲。“我母亲年纪大了,这次出事家里人没告诉她,现在也不知道儿子闯了大祸。”申全对妻女也充满愧疚,他说自己关进拘留所后,家人来看望过他,什么话都不说,大家只是不停地掉泪。
虽然15天的行政拘留期转眼就过去了,可申全丝毫没有即将重获自由的开心。他知道,出了拘留所将面对更艰难的境况。“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虽然还没有下来,可我知道自己肯定有责任,接下来会涉及死者、伤者的经济赔偿……”申全说,他在拘留所每一天过得都很沉重,因为不管最后是哪个结果,对他而言都负担不起。
“我的职业就是司机,妻子已经退休,女儿已经出嫁,家里经济条件一般,如让我负担巨额经济赔偿,我倾家荡产也赔不起。假如让我负担刑事责任,那么我的妻子、母亲还怎么生活?”此时的申全,多么希望能回到8月6日之前,那他再也不会酒后驾车。不过一切都不可挽回。
像申全这样因为酒驾而追悔莫及的,不在少数。在媒体对酒驾这一话题进行密集采访报道,特别是对法律责任认定进行深入探讨的当下,当事人的后悔态度,无一例外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后悔代替不了现实,时间更不能倒流。当我们在饮酒的那一刻,如果能为自己和别人多想一想,或许,后悔就不会存在于未来的现实中了。
酒驾的危害,你无法想象
忏悔和泪水代替不了酒驾的危害。酒驾是引发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市公安交管局负责宣教工作的干警告诉记者:“酒驾的危害,有时你无法想象。但目前社会上许多人并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酒驾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在一念之间放纵自己,酿成了终生悔恨的大错。”
权威的科学数据显示,酒驾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触觉能力降低。酒精会对人的中枢神经起麻醉抑制作用,饮酒后人的手、脚触觉反应比平时降低,踩制动踏板时软弱无力,方向盘掌握不稳,车辆易失控。这时,驾驶人踩刹车已慢了1至2秒。而车辆时速60公里时,1秒可驶出16.67米;若时速100公里时,1秒则驶出27.78米,这种差距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是判断能力和操作能力降低。饮酒后,人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感觉和运动器官如眼、手、脚间配合功能发生障碍,无法正确判断距离和速度。没饮酒驾车发现前方有险情,从视觉感知到踩制动器动作反应时间为0.75秒。饮酒者每百毫升血液中含酒精50毫克时,反应能力下降,达到100毫克时,下降约35%,达到150毫克时,下降50%,并使人动作失调、手脚失控。酒精还影响判断能力,当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94毫克时,判断能力下降25%。酒驾操作能力降低表现在,反应时间要减慢2至3倍,同速行驶下制动距离也要相应延长。酒精还会使驾驶人反应时间延长,操作错误增加,当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为20至49毫克时,简单反应时间和选择反应时间都比饮酒前缩短;当酒精含量达50至70毫克时,选择反应时间延长,错误反应增加46%。
三是视觉能力变差。饮酒首先使驾驶人感觉能力降低,尤其色彩感觉和视觉能力降低。人获取外界信息有80%靠视觉,驾驶人对车内外感知也不例外,而感知信息大部分同色彩有关。因此,驾驶人饮酒后色彩感觉能力降低,视像不稳,辨色能力下降,不能发现和正确判断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酒精还会使驾驶人视觉敏锐度下降,难以看清运动物体,空间知觉能力、眼睛对光适应能力下降,这都使驾驶人行车中产生观察障碍。如一般人平常状态下视觉角度为180度,而酒后视觉角度会减小,眼睛只盯前方目标,难以发现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
四是心态不正常。驾驶人酒后往往过高估计自己能力,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操作能力明显迟钝,对周围人劝告常不予理睬,往往作出力不从心的事。
五是身心易疲劳,注意力降低。酒精对脑组织的亲和力强,饮酒后会麻醉抑制人的中枢神经,导致驾驶人注意力涣散,反应能力下降。
“这些经过严谨的科学试验得出的结论,往往被许多人所忽视,他们认为数据与现实之间尚有距离,所以很少去关注,但只要以对自己和别人安危负责的态度,认认真真地去了解,一定会从中得到一些最基本的科学常识,从而增强对酒驾危害性的认识。”市公安交管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