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今年国庆假期适逢中秋,于是有了“史上最长的黄金周”,市民出游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旅游市场自然也会迎来最绚烂的金秋。
一直以来,在旅游方面,天津都是一个不被关注的城市。那么,是不是我们真的缺少景点呢?临近十·一黄金周,本报联合天津高校志愿者联盟的同学共同发出超过300份《“把脉”天津旅游》专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们缺少的不是风景,而是“开发”。
“把脉”天津旅游
旅游需要拳头产品
“我们天津旅游市场的发展和我们城市总体的发展进度不成正比。”在开发区管委会工作的程志先生的话能够代表不少受访者的心声,在回答“您对天津旅游市场发展是否满意?”一题时,超过六成受访者选择“不满意,发展速度过慢。”还有将近两成受访者选择“一般,有待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尽管天津缺少高原湖泊、崇山峻岭的自然风光,但并不缺少人文和历史景观,应该打造出属于我们城市独有的旅游“拳头”产品。在这些受访者看来,我们这里的导游更像是“跟团出游”,把游客往景点一扔,就“放羊”了,身为天津人却连自己家乡这点事都说不明白,别说让外人笑话,自己人都有些费解。
“您认为天津有哪些重要景点未被关注?”
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提到了一个对很多游客来说较为陌生的名字——吕祖堂。吕祖堂由供奉“纯阳真人”吕洞宾而得名,始建于明宣德八年(1433年),是目前我国仅存的较完好的义和团坛口,但却几乎没有一家旅行社经营这个景点,“这么有故事的地方却被人遗忘,旅行社是不是也太不开眼了。”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受访者在问卷下面写下这样一句话。
另一张天津“名片”
电视剧《潜伏》的热播让不少“潜艇”入戏很深,他们对军统天津站遗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也对这座城市产生了极高的兴致,百度“潜伏”吧里,很多“潜艇”们要来天津找实景,就是很好的证明。
“其实这部戏最大的遗憾就是没在天津拍,让天津‘潜伏’到了电视剧的后面。”南开大学旅游系大三学生刘俏告诉记者,在《潜伏》风靡全国的时候,好几个外地同学都要求他帮忙联系旅行社,因为他们家乡的同学朋友都有打算来天津转转,“这时我才发现,咱天津居然没有一家旅行社能够说清这些小洋楼的历史,更别说带着人家‘寻电视剧的根’了。”
在回答“何种方式是最有效的宣传天津方式”一题时,超过五成的受访者选择了“影视剧”,大家都认为《潜伏》就是一个最好的佐证。
刘俏觉得以天津为背景拍摄的电视剧,对天津是一个绝好的宣传机会,都说“近代历史看天津”,就应该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更多地了解天津。可又有几部影视剧是反映天津的呢?
天津保留完好的小洋楼太多了,成为影视剧取景的热门地,而在天津取景拍摄的影视剧却被贴上别的城市的标签,给别的城市做了嫁衣,“电视剧也可以成为城市的另一张名片,咱们天津应该好好利用一下这个机会。”
但调查的同时也发现,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天津旅游始终没有飞跃式发展的原因在于——天津的旅游实在缺少开发。俗话讲,好的景点三分在景,七分在讲。很多受访者都觉得,保护历史文物、宣传城市文化,不是在上面挂个文物标签就完事大吉了,更不是在马路上摆几个复古马车就一切就绪了,五大道的小洋楼很漂亮,可若是想吸引更多的游人,还是应该诉说它的历史,它背后的文化,它里面的故事,这些都需要旅行社多下工夫。
海河解说跟不上
“海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城市的标志,海河大有文章可做。”大学教师刘莉莉在回答“您认为天津旅游市场的亮点在哪?”一题时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海河”,和她持有同样态度的受访者超过了七成。
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认为,近年来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已经让海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古文化街码头出发,乘船沿海河漫溯,但见津湾广场高楼林立,灯光璀璨,意式风情区人来人往;河道上的北安桥、金汤桥、解放桥……或金碧辉煌,或雍容典雅,或大气端庄,一桥一品格,一桥一风景;凭栏远眺,耸立在永乐桥上的“天津之眼”摩天巨轮直入天际、气势恢弘。
“海河美,河上的桥也美,但海河游还是缺少推广力度。”曾经留学英国的外企职员邵晓曼说,上个月她带着英国来访的同学专门体会了一次海河夜景游,英国朋友对河两岸的风景赞不绝口,但一趟旅游下来却也“云里雾里”,“别说英语导游词,就连中文介绍也太简单了,我们的河两岸有多少风情洋楼,多少历史建筑,我们的河上有多少座桥,每座桥都见证过怎样的历史,这些都应该囊括进导游的解说中啊。”在她看来,海河游应该充分借鉴英国的泰晤士河游、法国的塞纳河游,“在人家导游的嘴里,每一滴水珠,每一座桥都有说不完的故事,讲不完的段子。”
深度游更受青睐
由于今年国庆假期比往年多了1天,因此超过四成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在安排旅游线路方面可以获得更大的自由,近三成的调查参与者表示可以安排更长时间的旅游线路,还有超过一成的受访者表示会增加旅游预算。
但最为值得关注的是,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明显对“深度游”感兴趣,而对走马观花的“到此一游”不再“感冒”。
“上车就睡觉,下车就撒尿,到了地方就拍照,回来什么都不知道。”很长一段时间,这样几句顺口溜都流行于全国各个旅行团中,“我觉得一点都不假,2006年的时候我跟团去了一趟云南,感觉就是这样。”在中医一附属医院工作的张宁女士说,那次旅游她觉得更像是“拉练”,“到了景点人山人海,导游像催命一样,我们就只能拿着相机狂拍,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少数民族区域的风情。”她说,自己再也不会选择这样的走马观花游,“宁可一次少去几个景区,也要充分享受旅游的乐趣。”
调查同时显示,超过三成的受访者表示近期有打算选择“日韩或东南亚游”,还有超过两成的受访者表示已将“欧洲、美洲、澳洲等海外长途游”列入一年之内的旅游计划,但在出游方式上,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深度游”。而另外超过六成在一年之内有国内长途游出游计划的受访者,则明确表示会选择“无购物的品质团”或“自由行”。
出门看景咱天津出国游伴少出津线路少老人交钱多驴友要求多
出门在外,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愉快的旅程,相信本篇报道中几位游客的经历肯定能够为您带来几分启迪,也希望您在即将到来的黄金周中,能够提高警惕、充分准备、妥善安排,让自己和家人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把脉”天津旅游
缺乏本土“出境团”
在出境游市场上,“欧洲游”俨然成为一个热门名词。但在一片热闹的背后,我们却听到了诸多不和谐的声音。不少游客在畅游欧洲归来后都有一肚子的怨言,面对记者历数自己在欧洲游中遭遇的怪事。
“上了飞机才发现,报的都是一个团,价格居然差两千多。”从欧洲旅行归来的牛先生满腹委屈,同是11国13天旅行,他花了15200元,有的团员只花了12600元。
“这肯定是‘拼团’啊。”中国国际旅行社资深导游刘婷一语道破天机。她说,因为天津本地前往欧洲旅行的客源非常有限,并且欧洲游存在一定的拒签风险,因此大都是和外省市拼团,不同地域旅行社的报价自然有所差异。
“我觉得我们好像是被旅行社卖了出去,一上飞机就全都不管了。”让牛先生烦心的事情还有很多,坐上飞机时他发现连他和爱人在内,整个30人的团里只有4个天津人,其他游客分别来自广东、广西和上海,更要命的是领队是个广东人,普通话实在不敢恭维,“我们根本就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此外,在餐饮上这4名北方游客也很不习惯,“13天的旅行除了早餐是西餐,剩下两顿正餐全是小笼包、烧鹅之类的南方菜,前两天还觉得新鲜,后面就太受罪了。”牛先生说,他的爱人就在上海工作,本来打算从上海报团,但就是考虑到出行方便和一路上的餐饮,以及和其他游客的交流才选择在天津报名,却没想到还是被“卖”到了南方团里。
为此,刘婷说这是拼团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对于天津游客而言,与外地旅行社拼团,领队基本上是外地旅行社的人员,不熟悉天津游客的情况,这就容易在旅游过程中产生不愉快,“因此无论是我们还是游客,都期待着天津旅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呼唤我们本土的出境团越来越多,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服务质量。”
老年出游为嘛要多交钱
王女士准备带着66岁的父亲去东南亚玩几天,向好几家旅行社咨询了出境游线路后,却发现所有旅行社都有一项规定——每位60岁以上的老年人要多交数百元的团费。对此,旅行社表示这是针对老年人购物能力低等原因加收的,还表示这是行业惯例。
而另一位想去澳大利亚旅游的周先生,也因为过了60岁,被要求比别人多交上千元的团费。在一家旅行网组织的投票调查中,老年人参加旅行团需多交团费这一项潜规则,得票率达24.35%,居旅游行业“隐形消费”第一位。
“交钱也就算了,怎么收起来还没个准谱呢?”王女士说,她一共咨询了四家旅行社,最少的要求交300元,最多的要求交600元。而在周先生咨询的三家旅行社中,有两家报价加收1000元,一家加收1200元。
记者通过采访发现,旅行社认为对老年人加收费用是合理的。因为在一个旅行团中,团费带给旅行社的利润非常有限,旅行过程中的消费也是支撑旅行社运转的一项重要收入,而老年人消费能力相对较低,自然也就要通过加收团费的标准来弥补这一部分损失。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旅游业窗口行业的旅行社,应该具备发展眼光,自觉规避经营活动中“强制消费”、“隐性消费”等行为,促进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张少云律师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旅行社为游客提供的是相同服务,却人为地将消费者按年龄分类,实行不平等价格待遇,这种做法明显存在消费歧视,属于“不平等条款”,旅行社要求老年人多交团费的行为并不合法。“尽管是行业惯例,但也不能乱收费,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法规,规范这一行为,即便是必须收取,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旅游缺乏延伸服务
满心欢喜去旅游,不料遭遇闹肚子,不敢吃不敢喝又睡不好,捂着肚子到处找洗手间……这就是一些身处异地“水土不服”驴友的真实写照。水土不服引发的旅游腹泻等症状着实让人扫兴。
“今年春节的时候,我去泰国旅游,入境第一天吃了点海鲜,晚上就开始闹肚子,然后发高烧。”从事室内设计工作的兰巧云想起春节的旅游经历就心有余悸,一项由出入境部门为中国出境旅行团所做的抽样问卷调查显示,在旅行过程中腹泻发病率达到15%,其中去东南亚等热带国家旅行团的腹泻发病率高达30%-50%。
“我在的那个团一共40人,就有十几个闹肚子的。”兰巧云告诉记者,那次旅行团费不过6000元,在泰国看病却花了2000多元。事实上,兰巧云的经历绝非个案,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旅行总消费平均为7800元,因腹泻耽误行程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642元,约占旅游总费用的34%。
“在泰国时我就想,旅行社的工作如果再细致一点,多一点延伸服务,出行前多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地的饮食特色,对可能为我们这些外来人士造成的身体不适,应该备用应急药品,或许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烦。”兰巧云说。
“驴友”渴望“探险游”
“国庆出游的人肯定特多,与其到人山人海的景点凑热闹,还不如组队去深山或者海岛探险呢!”26岁的齐健是个探险爱好者,他觉得几个“驴友”相约坐车到一个地点集合,然后一起徒步出发,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品尝农家野味或者在野外起炉灶都别有一番风味,更主要的是还可以亲身体验那种探寻藏在深闺无人知的美景,同时也是对体力和勇气的极大挑战。
“毕竟,这样的出行对装备和户外生存能力的要求都很高,并需配备经验丰富的领队,如果能有旅行社组织这样的探险游就太好了。”和齐健持有同样观点的游客远远不再是少数。在他们看来,我们的旅行市场缺乏更新更具特色的旅行线路,越来越多的人都希望旅游产品能够翻点花样,期待“探险游”的出炉。
齐健告诉记者,有好几次他都看到一些新人事先毫无准备,穿着棉T恤、牛仔裤就跟着大家一起上路了,“我看着都要晕倒!”他说,自己这几年在探险的经历中,几乎每次都会遇到几个什么都不懂的“新驴”,没有任何野外生存能力,只是寻刺激加入其中,结果把探险变成了冒险。
“野外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有时要涉水,有时得爬山,你穿个牛仔裤,浸水后变得很沉,又难干,还怎么继续前行?”他说,在发达国家,很多旅行社都有成熟的探险游线路,出行前旅行社负责进行专业培训,协助配备出行装备,还提供专业领队,保证大家既能过足探险瘾,又能保证人身安全。
此外,与探险游相得益彰备受期待的还有“自助游”,33岁的公务员李竹是一位自助游爱好者,这个黄金周又打算和朋友们一起去一趟凤凰城。他说自助游一般是自发行为,从交通、食宿到车辆修理、卫生保健、安全等全部自己负责,很多时候都因为缺乏有效帮助而使“自助”变成了“自虐”。
李竹说,自助旅游尽管是自发行为,但急需一个健全的服务网络来支撑,“去年我们一块开车去青海湖,一进青海就遇到了大雨,路面塌方,车子全陷进去了,耽搁了20多个小时。”在他看来,目前国内的旅行社尽管也推出了不少自助旅行线路,但能够真正为自助旅游提供的服务仅仅限于代订宾馆和车票。他认为,保险、救援、技能培训、交通、医疗保健等与自助旅游相关的一切服务领域都存在商机。
天津旅游新引擎
吃螃蟹听相声游少林住农家
“把脉”天津旅游
有人说在天津旅游可以体味到“一地九国”“二日百年”的效果,这是因为天津集中了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罕见的大量异国风貌建筑,体现了中西融合的独特风格;并且这座城市凝结着近代中国百年史,早已形成“百年中国看天津”的地域特色。
但除了传统的五大道小洋楼,大沽炮台等遗址之外,一向缺乏核心旅游竞争力的天津旅游将如何应对现实的挑战?未来的天津旅游市场又可以从哪些方面突破瓶颈,迎来属于自己的旅游春天呢?
七里海大作“蟹”文章
在天津的宁河,有一片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芦林苇海,名叫七里海,方圆七、八十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都因为这片沼泽地而空气新鲜,沁人心脾,一百多种植物群落,二十多种鱼、虾、蟹类,一百七十多种鸟类,也都依靠这片沼泽而赖以栖息生存。
七里海地区有大片的水面,自然就有丰富的鱼、虾、蟹资源。游客最爱的自然也是在这里钓鱼钓蟹,“去年十一就吊了一次螃蟹,一下子就上瘾了,今年一定还要去。”中学教师薛明强已经成为七里海的忠实“粉丝”,他说像七里海这样大面积的湿地全国少有,能盛产如此肥美河蟹的更是罕见,“我觉得这是咱们天津旅游的又一个亮点,有关部门应该好好开发一下。”
很多年轻游客已不满足于传统旅游中的走走逛逛,而希望能够参与到更具特色的旅游项目当中,亲手尝试春天的投放苗种,夏天的投肥投饵,秋天的打网起网、眼看着活蹦乱跳的鱼虾,横行霸道的河蟹被自己收入囊中,边吃边玩,在体验行走乐趣的同时也品味美食的乐趣。
宁河县水产局副局长吴士顺评价今年的七里海河蟹特点是个儿大、味道鲜美。“上百年来七里海河蟹久负盛名。经过国家地理标识认证后,七里海河蟹的产量和口感一年好过一年。今年全县河蟹养殖面积达22000多亩,总产量预计将首次超过500吨。”
天津旅游新引擎 相声游在相声老家听相声
天津是曲艺之乡,近几年相声市场比较火爆,吸引了很多外地相声迷。今年4月18日德云社天津分社开业,正逢天津一年一度“经洽会”,大批参会者人还未到津,就与组委会联系买德云社开业演出票,以至于提前一周多的时间就出现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很多外地来宾观看了演出,都觉得这趟天津来的特别值,“在相声的老家听相声,我觉得我这个相声迷,这才算是找到根。”河北省连云贸易集团总经理丁凤贵告诉记者,工作关系他以前也经常来天津,每次都是打着车满大街找茶馆,就是为了多听几段相声,“早几年天津听相声的环境也太惨了点,有一次我找旅行社咨询有没有听相声的旅游线路,人家说从来没听说过。”
事实上,如今每到双休日或节假日,天津的大小茶馆中总能聚集大批的外地相声迷,其中甚至不乏打着“飞的”来天津听相声的,相声正逐渐成为天津一个重要的旅游资源。采访中,记者从本市多家旅行社获悉,他们已经将“相声游”的线路提到日程之上,正在制作丰富多样的相声游产品。
农家游求新变快引游客
一直以来,农家院旅游都保持着十年不变的一贯风格——土炕、野菜、采摘。
不久前,蓟县砖瓦窑村的一户农家院,在自己的院门前立起了一块“真人CS”的广告牌,老板在随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发现,游客量出现了成倍增长的趋势,并且以年轻游客居多,大家无论是电话还是上门咨询第一句话都是问:“可以打CS对吧?”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家院老套的游乐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大批量年轻游客对待旅游的需求,在他们看来,攀岩、真人CS、拓展训练都是农家院需要引进的项目,“住农家院我们是向往那里的山清水秀的生活环境,而不仅仅只是想当一天农民。”软件工程师刘严的话或许可以代表很多年轻朋友的观点,他认为年轻人的工作压力普遍较大,休息时间非常有限,可想法又特别多,“我们想去冒险,打打枪,又想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搞点烧烤,吃点野味,可能让我们两全的地方在咱天津还真挺难找的。”。
年轻的游客们觉得,我们的农家院实在缺少特色,品牌效应更加无从谈起,农家院不能仅仅在一个“院”字上做文章,而应该形将目光投放到这些院落所身处的广阔田野,大力开发攀岩、真人cs游戏、拓展训练这些在城市中难以实现或根本无法实现的旅游项目,让游客们在有限的旅游时间内既过足了冒险瘾,又吃了农家饭,睡了农家炕,绝对不虚此行。
据了解,目前蓟县、东丽、静海等很多旅游特色示范村都正着手引进各类野外娱乐项目,让农家旅游大“变身”。
北塘尽显渔镇风情
北塘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3.1平方公里,位于滨海新区的核心地段,北接中新生态城,南通于家堡CBD,横贯生态走廊,是滨海新区最精彩的人文与生态的交汇点,既有滨海新区内唯一保留原始城镇机理的小镇,以及历史人文景观和悠久的“渔”文化,更有驰名京津塘地区的“北塘海鲜”品牌。
根据对北塘的全新规划,未来的新北塘将建成能承办诸如达沃斯等高端论坛的滨海新区国际会议中心区域;与于家堡功能互补的中小企业总部基地;集会议休闲、渔镇风情和特色餐饮于一体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与中新生态城交融互补的滨海国际生活小镇。北塘片区规划为北塘核心区、北塘水库、森林公园、高尔夫球场。由国际会议产业区、北塘小镇区、中小企业总部及综合配套区、特色旅游区、还迁生活区等功能区域构成。
北少林蓟县旅游新龙头
从去年北少林复建工作正式启动开始,蓟县砖瓦窑村的村民们明显感觉到游客多了起来,他们经营的小农家院的接待实力明显达不到客流量的要求了,“乡亲们都特别高兴,北少林的复建确实可以带领我们走上一条致富之路。”砖瓦窑村一直为北少林寺提供义务服务的徐文表示。
蓟县旅游局张立民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北少林寺等佛教寺院的重建,将带动蓟县一系列旅游产业的发展。到今年底,蓟县将以环城路全线贯通为标志,形成中等旅游城市框架;到2011年,基本建成以蓟县经济开发区为龙头,环秀湖为龙尾,县城城区为中心,向东西两翼发展,东至九龙山,西抵盘山,具有“大鹏展翅”造型的中等旅游城市雏形;到2016年,以盘山、长城、府君山、九龙山、翠屏湖5大休闲度假组团为标志,基本建成具有独特魅力和生态宜居的中等旅游城市,游客到蓟县既可以游山玩水,又可以逛庙怀古。
为此,在恢复北少林寺、千像寺等一批项目建设,把盘山打造为佛教名山的同时,蓟县还要把府君山、黄花山打造为道教名山,并启动独乐寺申遗、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项目,增强蓟县的文化感染力。
总之,北少林寺作为嵩山少林寺的正宗下院,它的复建势必会成为蓟县乃至整个天津旅游业的崭新龙头,毕竟少林文化闻名世界。记者任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