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奥巴马今年初就任美国总统后,对伊朗伸出了“橄榄枝”,表示要改变上届政府对伊朗及伊核问题的态度,愿意就此问题同伊朗直接对话。但事实上,美国对待伊核问题的立场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在不排除武力解决的同时,继续实施外交谈判和制裁威胁相结合的“双轨”政策。而伊朗也相应地继续采取两手措施,一方面通过会谈缓解压力,与西方国家周旋;另一方面在维护核权利问题上立场毫不松动,继续发展自己的核计划。
艾哈迈迪-内贾德多次表示伊核问题已经“了结”,拒绝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外谈论伊核问题。作为对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德国、中国六国谈判邀请的答复,伊朗递交了自己的一揽子建议,并同意在此基础上进行谈判。但由于双方对谈判内容的期望相差甚远,随后进行的谈判未获实质性进展。
今年9月,伊朗宣布开始在中部城市库姆附近建设新的铀浓缩设施。国际原子能机构10月底对这一设施进行了核查,虽然没有发现违规之处,但仍因伊朗未及时申报新设施而对其核计划提出质疑。同时,国际原子能机构就伊朗位于德黑兰的研究用核反应堆燃料供应问题提出了一份草案,要求伊朗在今年年底前一次性把1100公斤低纯度浓缩铀运往俄罗斯,由俄罗斯将其提炼至20%左右的纯度,然后再由法国将其生产成伊朗研究用核反应堆所需的核燃料棒。由于对西方国家缺乏信任,伊朗表示不会把国内生产的低纯度浓缩铀运往国外,但可以考虑在伊朗境内进行核燃料交换。美国等西方国家到目前为止仍坚持要求伊朗接受该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