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0日上午,在天津市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研究所的病房中,一股热血从蓝星(天津)化工有限公司职工陈博洋体内流出。他在这里进行造血干细胞的捐献。造血干细胞随后将被运往江苏,用以救治当地一名18岁的白血病男孩。
早在2006年4月陈博洋还在天津工业大学就读时,便与同学一起志愿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捐献者。
去年8月,陈博洋接到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初步配型成功的消息,江苏一名18岁白血病患者正期待他的造血干细胞来挽救。当陈博洋向父母征求意见时,父亲只说了一句话:“救人最重要!”
在父母的支持下,陈博洋于2009年10月走进中国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接受配型高分辨率检测并顺利配型成功。
2010年1月,他又接受了体格检测,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3月6日,陈博洋进入天津第一中心医院接受捐献前预处理。医院对他进行了精心调理,让他尽早达到捐献状态。注射动员剂之后,陈博洋身体出现腰痛等不适症状,但他都努力克服了。
陈博洋所在单位特地派人送来鲜花和补品,陈博洋却说:“我只是在尽做人的本分,只要江苏那个男孩能够创造生命奇迹,我做的事情就是值得的。”
市红十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天津,像陈博洋一样的青年不胜枚举。仅2009年就有14位志愿者履行捐献诺言,挽救多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今年以来,包括陈博洋在内,又有4名志愿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记者孙毅李灏良通讯员毛学强)